logo

薛海祥家庭用实际行动传承孝老和睦好家风

【连网】  在海州区龙苑社区,每当有人路过龙尾路159号附近,总能听见路边的一间小屋内传出的欢声笑语。这是一间仅十几平方米的房间,也是居民薛海祥和老伴周福英做饭的地方。虽然屋子不大,但是他们的子女们每天都会聚在这里,陪他们老两口一起吃饭、聊天。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在薛海祥家很常见。多年来,这个家庭的子女不仅团结友爱,而且对长辈都很孝顺,用实际行动传承孝老爱亲、兄友弟恭的好家风。

昨日上午,一走进这间小屋,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气”。屋内的一张老式四方桌上,薛海祥和老伴周福英正一边聊天,一边为孩子们准备饭菜。清炒土豆丝、牛肉烧豆芽、清蒸茄子……桌子上已经切好准备下锅的菜看上去让人充满食欲,五颜六色的色彩搭配更是包含着他们老两口对子女们浓厚的情谊。

这些年来,薛海祥和老伴退休在家,身体还不错,每天为儿女们买菜做饭一直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在老两口的心里,儿子和媳妇都十分孝顺,他们也希望趁着身体允许,为孩子们做做饭,为子女们减轻一些生活负担。

每当中午临近,薛海祥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以及孙辈们就会陆续回来,20多年来,这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让这间不大的小屋内充满着温馨和谐。“一家人聚齐了十几口人,经常过来吃饭的是两个儿子家,加起来9口人,一直相处得很好。”周福英说,特别是她的两个儿媳妇,一直像闺女一样对她,总是让她感动。

让周福英印象深刻的是,大约八九年前,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周福英符合补缴养老金的政策,只要补齐这部分养老金,她到退休年龄就可以每个月领取少部分退休金。周福英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希望能够参加,但数万元的补缴金额却让她犯了难。了解这一情况后,大儿媳妇当即决定帮婆婆实现心愿。为了凑齐这部分钱,大儿媳主动回娘家借钱,最终为周福英补缴了近6万元的养老金。

不仅如此,这些年,周福英的两个儿媳妇也经常对她嘘寒问暖,平时她所吃的营养品以及穿的衣服,两个儿媳妇总是抢着买。几年前,周福英因突发脑血栓住院,两个儿媳妇白天上班,晚上轮流伺候在病榻前,像闺女一样悉心照顾她,直到她痊愈出院。

薛家的两个儿子和媳妇不仅对父母孝顺,兄弟之间也很团结。这些年不管谁家有困难,另一家都不会袖手旁观,而是鼎力相助。十几年前,薛海祥的二儿媳因为做小生意亏本,不仅没赚到钱,还将家庭积蓄搭了进去,一时间出现了周转困难。了解情况后,大儿子和媳妇主动拿出家里的积蓄帮弟弟一家渡过难关。这样互帮互助的事情,在薛家两兄弟之间很常见。

在外人看来,薛海祥和老伴是幸福的,但在孩子们眼中,他们老两口一直以来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很大。薛海祥老家在灌南,年轻时因为退伍分配到这里,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这边生活。老伴周福英一个人在老家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在孩子们眼中,周福英不仅勤劳贤惠,而且对婆婆十分孝顺,与婆婆相处一直很好。

上世纪80年代,周福英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与薛海祥团聚。如今,他们虽然年龄不小了,但还经常热心公益。20多年来,他们义务为龙尾路159号院的居民们守护院子、打扫卫生,甘做邻里的“守门人”。邻居们对他们老两口都很敬重。

“好的家风家教、文明家庭是一种力量,‘润物无声’般地滋养着人们。”新浦街道龙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延萍说,社会的文明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龙苑社区要号召居民向薛海祥这样的家庭学习,让居民们都能用一颗爱心对待长辈,用爱传递“孝老爱亲”“兄友弟恭”的好家风,让文明家庭之“花”处处绽放,推动社区在文明路上走得更远。(记者 徐誉宁 通讯员 王济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