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桑静雨:把健康扶贫做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名片”

【连网】每隔一段时间,家住灌云县四队镇鲁河社区后腰村一组的低收入户唐以刚,都会来到鲁河卫生院院长桑静雨的办公室:“我没有事,就是时间长了没看到你,来看看你。”唐以刚的老伴患病多年,他家在当地最早办理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桑院长帮了我家大忙啊。”

在当地,市道德模范桑静雨把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邀请外地医疗团队为困难群众义诊,在苏北地区乡镇卫生院率先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辖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鲁河卫生院健康扶贫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一张“名片”。

公共卫生服务成“名片”

鲁河卫生院地处偏僻,医疗服务水平要想上台阶,怎么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止境,拼的是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频次、服务质量。”桑静雨说。

两年前,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他了解到部分老百姓认可度低,真正的原因是“签而不约”,签约对象没有尝到真正服务的甜头。

健康扶贫工作中,要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桑静雨抓住这个突破口,做好定村网格员思想工作,制订相应激励机制,与他们一起逐户上门开展签约工作,采集数据,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宣传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扎实的跟踪服务,这项工作渐渐得到了有健康服务需求群众的认可。

村民唐以刚的老伴黄士芳今年74岁,患脑卒中多年,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桑静雨第一时间为他家办理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先诊疗后付费,医疗费用卫生院实行兜底。每年中秋、春节,桑静雨都会带上慰问金、礼品上门看望,唐大爷每一次都激动地拉着桑静雨的手说:“鲁河卫生院对我们真是太好了,不但让我们看病少花钱,过年过节还上门看望。”

“如今,鲁河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点带面,扩大到各类重点人群、健康人群,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000余份。”桑静雨告诉笔者,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在历次县主管部门组织的考核中,多次得分排名第一。

医养结合服务开创苏北乡镇卫生院先河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桑静雨把健康扶贫作为切实关心弱势群体,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切入点。在进村走访交谈中,他发现农村贫困人口因病居多,对医疗服务有迫切需求,社会老年化严重,存在的情况与国家大力提倡的医养结合服务相吻合。

“我们卫生院地理位置偏、病房条件差、业务收入少,生存环境不佳。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既可拓展卫生院服务范围,也能提升卫生院生存空间。”思路一出,说干就干。在全院干部职工支持下,不到一年,一幢建设面积2670平方米的医养结合综合楼拔地而起,开放养老床位60张,开创全市乃至苏北地区乡镇公立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先河。

平时,桑静雨很关心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他们没有条件去大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为了帮助他们,我想方设法邀请大医院专家来院义诊。”他告诉笔者,近两年来,比较大的义诊团队有上海交大医学院专家团队、市东方医院专家团队、北京行知堂中医团队等,切实解决了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就医需求。除了邀请外地专家来义诊,他还经常带领志愿者团队上门为孤寡老人免费体检。

30年换来半人高的获奖证书

初次到鲁河卫生院的人都有一种错觉,“这是农村吗?这档次!”

就职鲁河卫生院院长三年来,桑静雨为了提升卫生院整体形象,除了新建医养结合综合楼,院内道路黑色化、新建膜结构停车棚、标准化车位线、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改建、门诊楼中医馆改建、所有室内地面地胶铺设、门诊大厅走廊氛围灯设计,每项工作结束后,都让人耳目一新。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这是桑静雨的座右铭,也是在他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做卫生院院长的父亲摘抄吴玉章先生的诗给他的勉言。一晃30年过去了,伴随着座右铭的是摞起来有半人高的获奖证书,每一本证书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史卫平  夏兴俭  龚庆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