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奏响“诗与远方”的华美乐章———大型旅游演艺与民族器乐剧《乐见西游》首演

【连网】□ 张晨晨 董奕奕 伏伟仪 文/图

11月6日晚,大型旅游演艺与民族器乐剧《乐见西游》与广大市民惊艳相遇。《乐见西游》取材于《西游记》的经典故事,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孙悟空拼搏奋斗、寻找自我、追寻大道的形象,借此传递出花果山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敢于追梦的人文精神。它的出现,彰显西游文化IP,填补了港城旅游剧的空白,展现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成为具有古典人文元素、体现文化名城魅力的佳作。

《乐见西游》是连云港两张文化名片———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与西游文化碰撞出的绚丽火花。据悉,该剧已成功入选2020年度江苏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资助项目;同时还参加了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的录制。

“女子乐团”倾情演绎

创新探索“民乐+”形式

远山如黛,风景如画。在“序、地、水、天、行、尾声”六幕,十九曲环环相扣的乐章中,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以“花果山”作为历史时空的集结点,手抚千年古韵的中华乐器,讲述着一个花果山的孩子———孙悟空追梦的故事。花果山的“仙气”,神猴的“野气”,众妖的“妖气”,再加上小猴子与台下观众互动的精彩环节,将剧目的好听、好玩、好看展现得淋漓尽致。独具匠心的表演形式、奇幻瑰丽的舞台、精心打造的服装、画龙点睛的台词、动人心弦的音乐,让观众深深沉浸在花果仙山的灵韵之气和民族音乐的别样之美中。

创作思路“新”、表演形态“新”、舞台呈现形式“新”、音乐风格“新”的民族器乐剧《乐见西游》,以民乐演奏为基础创造的“民乐+”新模式,是中国民族音乐内容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突出音乐的叙事功能,将诗、舞、乐一体化,并运用多媒体视角和舞美技术来构建大美花果山的虚实空间,借民族器乐艺术进行文化历史寻根。

“《乐见西游》为民乐注入了故事和精神,用流畅的叙事手法和直抵人心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连云港海、古、神、幽、奇、泉六大特色和神奇浪漫风韵,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港城山水画卷。”据该剧导演介绍,《乐见西游》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实验性,融合了民族器乐、话剧、淮海戏、书画艺术、诗词、工业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真正做到了视听合一,最传统的文化用最新颖的形式演绎,发挥了文旅融合的价值意义。

此次全新尝试,主创团队功不可没。该剧由市演艺集团特邀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担任总导演,作曲家崔安强担任音乐总监并完成全部原创音乐创作,任洁、刘涛担任编剧。同时还汇集执行导演邱晟珂,灯光设计刘桐春,视频设计江涛,舞美设计赵明明,服装设计张月琼、赵熹等一批省内新生代艺术家。

而江苏女子民族乐团的精彩演绎,更是为这部剧作注入了灵魂。近年来,江苏女子民族乐团作为民族音乐推广的先行者,以乐为媒,积极架设“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桥梁,助力丝路旅游发展,成为港城一道亮眼的文化名片。

“一颦一笑”彰显功力

精品背后是“百倍心血”

“我看了这部剧,感到很震撼,首先是舞美灯光十分炫目,美轮美奂,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其次,声乐舞蹈又特别惊艳,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充满灵动的韵味。”首演现场,一位来自海州区的观众赞叹道。实际上,现场不少观众在看后,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这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作品背后是历时一年多的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正是演职员们的通力合作,无数次的研讨会、策划会,历经七次剧本论证,不断修改、打磨,才会有这样一次将器乐与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跨界融合的呈现。

乐团负责人丁亮为了沟通相关工作,经常早上还在家里给大家布置工作,联系业务,晚上已经奔赴南京,与导演组研讨。最多时,一天跑了三个城市。

精彩的演出背后,也离不开演员和导演们从早到晚的联排,更离不开演员们前期对角色、曲目的细心揣摩,和他们在舞台上挥洒的热泪和汗水。

“放下一切杂念,内心只有一种声音,就是努力做到最好。”今年8月底, 演员们踏上赴南京集训的路。赶到南京,简单的休整过后,姑娘们就跟随音乐总监、青年作曲家崔安强老师走进录音棚,开始紧张的练习及录音。录制过程中,崔老师对演奏员的专业演奏进行了悉心指导,并详细分析了乐曲的创作主旨及思想精髓,演奏员对于乐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由于录音是分声部甚至个人一遍一遍叠加录音,演奏员们连续几天在录音棚录制到深夜,甚至有人等候了一天到当晚录音结束,还没有轮到自己,却从没有怨言。

作为整场演出的幕后英雄,舞美、灯光、音乐、服装、后勤等工作人员在台上看不到的地方,也付出太多汗水。排练现场,舞台监督刘建军胳膊上总是缠着胶带,只为准确无误地配合演员的走位和舞台灯光的定点。只有90斤重的服装师韦任,在大家联排完换完装后,撸起袖子,默默梳理归纳演员的服装,120件服装,在她的手里有条不紊地分好了类。

“跨界尝试”初显锋芒

或填补“旅游演艺”市场空白

《乐见西游》不仅本身是一场跨界演出,在传播方式上也具有巨大创新性,运用了5G网络时代的VR先锋视觉传达方式,180度3D方式的记录,让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民乐,带着无限的观众走近有限的场地。而随着文旅融合态势的深度推进,“演艺+旅游”的模式渐成气候,其中以实景演出为主体表现形式;国内诸多城市和景区,都依靠“旅游+演艺”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多可能,让旅游演艺成为城市形象打造、文化传播以及景区发展的“神器”。

作为“旅游演艺”领域的一部分,《乐见西游》的上演,也让不少人思考,作为主打文化旅游牌的城市,我市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应该如何发挥“演艺+”模式,来撬动景区或特色旅游经济,继而实现推销城市形象,助推文旅融合?业内人士指出,“从文旅市场的范畴上讲,狭义上的景区可能是一个点、一块地,广义上的景区,其实可以延展到一座城市。而一个游客了解城市文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演艺这种综合性的窗口。旅游演艺更是得天独厚的存在。”

“众所周知,旅游演艺可以把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风光、人文内涵,通过故事演绎的形式展示给游客,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接受当地文化。比如安仁古镇的《今时今日安仁》、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等。这些实景演出无不让观众置身于精彩故事当中,获得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以及综合实力的了解。”业内人士指出,好故事就是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拿来做项目运营、城市营销的极好载体。毋庸置疑,《西游记》恰恰是最好的故事IP,而衍生于它的《乐见西游》正填补了这项空白。

“《乐见西游》演奏了‘连云港声音’、展示了最美港城,传播了连云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江苏女子民族乐团相关负责人丁亮介绍,下一步,《乐见西游》还将继续打磨,深挖内涵,拓展市场业态,争取为我市文旅融合的发展锦上添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