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钟表匠李永立:37年执着 修的不是表是爱好

【连网】(记者 武娜 通讯员 姚莉)“李师傅,帮我看下手表,我想保养一下。”4月17日下午,家住浦南镇的黄福川来到位于连云港海州区海昌路和青年路十字路口的名表维修店,向58岁的修表师傅李永立表明了来意。李永立拿着手表扫了一眼:“您这表进水了,保养后还要换个调时按钮才能用。”坚守37年修钟表手艺的李永立,修理的钟表近7万件,对于钟表故障他看一眼就能知道个大概。

TIM截图20200421155534

曾几何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手表算是稀罕物。那时,钟表用得时间长了,难免出毛病,钟表修理这个行业应运而生。小时候,李永立就对钟表有着特殊爱好,他喜欢听着钟表发出的“滴答”声,也喜欢沉浸在修理钟表的快乐中。看着一块有故障的手表重新启动,心里的那份充实感和满足感让他非常自豪。在众多可以谋生的行业中,李永立毅然选择了钟表修理这一行,开始他跟着老师傅学习手艺,后来,又通过书籍、杂志学习钻研、摸索。凭着对这一行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他的店很快吸引了不少顾客光顾,许多顾客都成了回头客。

随着电子计时器、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的普及,钟表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计时工具,钟表修理店也逐渐没落,钟表匠们或转行或停业,不复往日的辉煌。那时候的生意可谓惨淡,李永立每个月的收入仅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眼看着同行都转行了,他说,他从未考虑过转行。他更加苦学,甚至上网自学新款手表的维修。他说:“修的不是表,而是一份爱好。只要还有顾客需要,我就会一直修下去。辉煌时期,从通灌路到新浦公园这一段路上有四五家钟表维修店,但现今,却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坚守这份事业。”

TIM截图20200421155645

据李永立介绍,目前在连云港市区从事钟表修理行业三十多年的也就六七家。其他很多摊点都是初入门槛不久的,他们也会定期聚会,交流心得体会,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手艺。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戴的手表都比较高档,家里摆放的钟表不仅仅是用来看时间,更是一种装饰、一种收藏爱好,也正是因为很多人的这种爱好和收藏,所以钟表修理这个行业至今得以生存。“我现在修的钟表基本一块价格都一万多元,也有两万多元的。”李永立说,自己曾修过最贵的手表价格大概有五万多元,自己在保养的时候都小心翼翼,他知道,这块手表对顾客来说意义非凡。

在李永立的不足5平方米的店面里,记者看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修着一块手表,尽管身处闹市区,可这里却异常安静,房间里只听到“滴答”“滴答”的钟表声。“这块手表大约价值两万多元,一方面是需要保养,另一方面手表还需要更换一个配件。这些名贵的手表组装起来很麻烦,需要极大的耐心。稍有不慎就要重新拆掉再组装。”李永立用眼睛夹着放大镜,一手拿着专用工具,手上戴着指套,小心翼翼修复这块表。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拆了修、修了拆,一点不觉得厌烦,最后终于修好了这块表。经过校表仪的检验,指针走时误差不超过2秒。

李永立修钟表手艺好、价格公道,远近闻名,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找他修表。“我的手表都在李师傅这里修,他修表很多年了,价格也很公道。”公园社区居民吴新朵说,她有过一块戴了二十多年的手表,一直舍不得换,坏了就拿到李永立这修一下,她笑着说,壳还是原先的壳,里面的芯却统统被更换了,老李修手表要价不贵,手表修好还能继续用,不浪费。

每当谈到修表手艺,李永立总有聊不尽的话题,但是谈到学徒,他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失落,他说自己也曾收过两个徒弟,但最终两个徒弟都没有坚持到底,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将这门手艺坚持到底的决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