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破解企业融资难 扬州江都创新“定向贷款”模式获科技部调研组点赞

【连网】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日前,科技部调研组到扬州江都区考察“定向贷款”模式,认为该模式降低了贷款门槛,减少了融资成本,实现多方共赢。江都“定向贷款”是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本报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近日,江都农村商业银行向江苏(江都)六鑫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授信500万元额度“定向贷款”,这是六鑫科教第3次从江都农商行取得授信。“这笔贷款额度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定向贷款’对我们帮助很大,放款速度快,两三天就下来了,且利率相对较低。”六鑫科教总经理朱美馀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一直保持每年增长20%-30%,去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亿元,这都离不开“定向贷款”的帮助。

方便   

财政存款背书,贷款不用抵押,也无需反担保

六鑫科教位于江都区浦头镇工业园,主要生产教学仪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建有1幢办公楼和5幢钢结构厂房,但因为地是租用的,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因此无法办理抵押贷款。

既然效益好,为何不买地?“由于历史问题,土地使用权未流转,不符合上市条件。”朱美馀表示,企业以往只能办理担保贷款,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境。

据了解,对于担保贷款,不少银行为降低风险,不但利率上浮大、收取10%保证金,还会要求其他企业作反担保。“很多企业不愿意作反担保,担心会连累自己。”

然而,六鑫科教最近获得江都农商行三次授信,却不需要固定资产抵押,也无需其他企业作反担保。这一切,都缘于江都区政府财政存款的背书。

“2015年9月,《江都区关于鼓励银行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困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操作细则出台,‘定向贷款’正式推出,六鑫科教是首批受益的中小企业之一。”江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峰介绍,《意见》规定,江都区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以1年定期存款形式,存入招标确定的合作商业银行,撬动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15亿元。“财政存款发挥引导作用,对贷款对象也有具体要求。只有区、镇两级‘双创’服务中心推荐的运行质态好的中小微企业,才能进入重点信贷支持企业名录。”

《意见》规定,中小微企业获得“定向贷款”时,银行按贷款额的1%收取共同风险基金(5年内不重复收取)。如企业贷款发生风险,首先用共同风险基金代偿,不足部分由银行、担保公司和政府按4:3:3的比例分担。这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也保证了银行自身的安全性。

算账   

贷款100万元,每年可节约财务成本约三万元

引入担保公司和收取共同风险基金是否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高?

刘峰表示,《意见》规定,企业贷款综合成本控制在7.62%以内。其中,银行利息限定为央行当前基准利率上浮20%(即5.22%),担保公司担保费率控制在1.4%,另有1%的共同风险基金。“担保公司不得再收取企业保证金,同时免除企业的反担保手续。”

“如果不走‘定向贷款’的渠道,行业内正常的贷款综合成本为9.58%左右。”为六鑫科教提供担保的江苏(江都)龙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齐惠表示,以贷款100万元为例,“定向贷款”比常规贷款要少支付财务成本1.96万元。如企业第2年至第5年每年继续贷款100万元,还可以省下1%的共同风险基金,贷款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至6.62%,每年比常规贷款节约财务成本达2.96万元。

2015年,江都一家包装企业因被担保企业破产,无力偿还担保的债务,面对逼债的债主和讨薪的工人,企业负责人几乎走投无路。当地政府出面协调、银担机构介入调查后,决定向该企业投放“定向贷款”500万元,帮助企业转变经营方向、调整产品结构。2018年,该企业开票销售已达1.7亿元,基本还清了债务。企业负责人逢人便说:“‘定向贷款’救了企业,也救了我一命!”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9月至2018年底,江都“定向贷款”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累计向799家中小微企业投放“定向贷款”20.7亿元,年均增幅达55%,远超常规贷款年均10%的增幅,累计为企业利息减负7000多万元。

“定向贷款”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这种模式是否能良性发展,关键还要看能否实现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三方共赢。

“截至目前,‘定向贷款’共有两笔坏账,合计800万元,不良率仅为1.07%,远低于常规贷款不良率1.96%的整体水平。”刘峰表示,“定向贷款”虽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和担保机构担保费率,却帮助银行和担保公司扩大了业务规模和收益,降低了风险。“定向贷款”主要合作银行江都农商行近年来业务规模和资金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在积极筹划上市;主要合作担保机构龙诚担保近年来业务规模、风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担保余额从4.61亿元增长到9.43亿元,在全省位居前列。“同时,还斩断了企业互保、联保‘链条’,有效防范了区域性金融风险。”刘峰说。

通讯员 王学忠 李荣 记者 默然 尚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