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最美奋斗者】钟佰均:奋斗在乡间地头 收获在百姓心田

【连网】□ 张晨晨

“大家在土里刨食、吃了上顿想下顿,生产任务完不成,村里穷得叮当响……”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与山东接壤地界,有一个名叫西棘荡的村庄。20多年前,村如其名,荆棘丛生,贫困落后,因此流传出这么一段歌谣。然而自1998年以来,这座后进村,却一跃转型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工业经济强村和江苏省文明村。

1561693335351

村还是那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何而来?

原来,村里有了新的“当家人”——钟佰均。

1998年,钟佰均坚守“上对得起党和政府,下对得起村民百姓,中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信条,走马上任这个贫困村——20年如一日,带领村民通过回收废旧渔网进行尼龙颗粒加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改换村中风气。如今,行走村间,宽敞的柏油路旁绿树葱葱、繁花点缀;不远处,别墅栋栋,厂房林立,一幅安居乐业的画面铺展开来。

微信图片_2019073011271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1997年,为改变落后状况,乡里找到在县城养殖场当副场长的钟佰均,“你年轻有头脑,又是党员,回村带着大家干吧!” 钟佰均一度犹豫,“当时我的工资是村支书补贴的5倍多,有点舍不得。”最终,钟佰均还是不顾家人反对,1998年初回村挑起了重担,这一干就是20多年,“我的根在农村,我要用一生报答我的乡亲。”

摆在他面前的是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村集体负债近20万元,人心涣散,连党员大会都开不起来。如何走出困境?临危受命的钟佰均,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解决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钟佰均先对村干部“约法三章”,提出“不吃老百姓的饭,不收老百姓的礼,不在家里办公”的“三不”要求;同时,建立村干部履职目标责任制,并对党员分类管理,按人分任务、立规矩、兑奖惩,打破以往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此外,钟佰均还创新建立党员积分“红黄绿”三色评分制度,绿色评优、黄色警告、红色诫勉谈话,给党员排定位次,从制度上形成了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能让支部成为全村发展的“火车头”,钟佰均又提出了西棘荡“权力清单”,制定了“党委提议、两委商议、村民代表听证”的三合一决策程序,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村里的大小事务、收支款项全部公开,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

一时间,村里的事情顺了,制度规范了,村民对干部的怨言少了。慢慢地,找村干部办事的群众多了,党员干部的腰杆也直了。

微信图片_20190730112724

“穷不怕,怕的是失去斗志!”

队伍强了,带领村民摘帽脱贫成了钟佰均的头等大事。他常鼓励大家:“穷不怕,怕的是失去斗志!”他坚信,只要迈开步子,选对路子,一定能挣到票子。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钟佰均一开始想从地里找“黄金”。

他先后引进一些高产经济作物,但项目接连失败。一时间,议论纷纷。“我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这个村的人,即便是再难我也想试一试,只要说找准一条好的致富路子,我相信一定能把西棘荡村的穷根拔掉。”

钟佰均没气馁。他在县城工作时发现赣榆沿海一带的废旧渔网都被回收到浙江余姚,便不经意地问道:“收这些破旧渔网干啥?”这一问,让他眼前一亮。原来,这些渔网是准备加工成尼龙颗粒售卖给塑料制品厂,变废为宝,收益可观。“我们村离海近,废旧渔网资源丰富,何不把客商请到村里建厂,推进尼龙颗粒加工业?”

然而,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村里却没人响应,世代务农的村民担心亏本,不敢“下水”。钟佰均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晚,他带着煎饼大葱,连夜搭乘运输废旧渔网的货车赶赴宁波,邀请客商来村投资建厂。然而,客商嫌西棘荡村路远地偏,就是不来。一次次拜访,一次次劝说,终于,客商被他的赤诚打动,答应实地调研。然而,天公不作美,客商来时正好赶上雨天,村里的一条土路踩得稀巴烂,客商的小车停在村外开不进去。得知建厂的地方还没通电,客商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眼看致富美梦就要破灭,钟佰均冲了上去,“给我三个月,缺什么补什么,包你满意!”接下来,村里修路建厂,一片热火朝天。项目一完工,钟佰均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宁波。客商看到疲惫不堪的他只要谈起村里发展时就精神百倍,彻底被他的激情感染,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钟书记,你是干事的人,我认了。”2000年,钟佰均引进投资100万元,在村里建起第一个尼龙颗粒加工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

尼龙颗粒加工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希望。许多人没有启动资金,他又一趟趟跑信用社,以个人名义为大家担保。短短3年,钟佰均带领百余户人家从事该产业。群众创业无资金,钟佰均以个人名义担保;没技术,钟佰均与党员干部手把手教;没市场,钟佰均带着党员一起跑。如今,西棘荡村成了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

“致富不光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昔日穷村走上小康路,如何在精神层面追上物质的发展步伐?钟佰均一直在努力,“致富不光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是钟佰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于是,带领乡亲们把西棘荡村建成文明、民主、法治的标杆,成为他的新奋斗目标。

1561693430671

钟佰均请来专业设计人员,对村庄进行细致规划,居住区、产业区、养老区、健身广场……各个功能区井井有条。村集体前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来修路、绿化、亮化;村集体补助每户5万元,将老房子原地翻建。有些老人和困难户无力翻盖新房,钟佰均拍板划出一块土地,村集体拿出600万元建起居家养老小楼和别墅新村,通过置换、分期付款,让他们也住上了新房子。

教育也是钟佰均关心的问题。1998年上任时,西棘荡的小学是全镇最差的学校,教室是危房,路远难走,好老师没人愿意来,一个班80%的学生考试不及格。钟佰均说:“咱们村里的孩子能不能有出息、村子能不能进步,全靠教育!”就这样,西棘荡建起崭新的学校,又设立青年教师基金,吸引他们安心留下任教。如今,西棘荡村的小学和医务室在附近已小有名气。

“要让村民在增收之外,共享更多村集体的发展成果,让咱们村的老百姓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钟佰均这个朴素的心愿正逐步实现。这些年来,西棘荡用制度规范人、用文化熏陶人、用文明温暖人,村里建起乡贤园,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村民……打架斗殴、打牌赌博的少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多了,一股和美好村风暖了全村人的心。

近年来,钟佰均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好人”“ 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等称号。

现在的西棘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但钟佰均仍不满足,他满怀希望地说:“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带着大家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