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暖新闻】一群志愿者一干就4年 公益食堂让社区老人吃上“放心餐”

【连网】(记者 黄威 通讯员 陈佳)2月25日早上不到6时,天还没有大亮,郭建玉就骑着电动车出了家门,室外的温度很低,她拉紧了衣领抵御寒风。她的目的地是6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那里的菜、肉价格比其他市场要便宜不少。

郭建玉是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也是连云港海州区星化社区公益食堂的采买员,这6公里的路她已经风雨无阻地跑了四年多。25日这一天,是公益食堂春节后开张的日子,有近30位老人等着吃他们烹饪的午饭。

办公益食堂 为老人解难题

海州区新海街道星化社区有老人12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这些老人中很多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不少老人还腿脚不便,上楼下楼、买菜做饭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如何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成了不少老人面临的难题。

“一开始是一家企业为老人配餐,我们负责送餐,但是这家企业没有坚持下去。但是老人们有需求,我们就萌生了开设社区公益食堂的想法。”昨天,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会长牟维信告诉记者。

2014年7月,在星化社区的支持下,公益食堂正式开业了。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走进公益食堂,只见2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整齐地摆放着一些桌椅,窗明几净,厨房里传出了阵阵饭菜的香气。“今天中午的菜谱是炸肉丸、土豆鸡块、香菇青菜,还有一个青菜鸡蛋汤。”正在厨房忙碌的志愿者高云霞乐呵呵地说。

“我们坚持不盈利的原则,这样的饭菜我们只收10块钱的成本价,我们的菜都是当天买当天做,保证新鲜可口,很受大家的欢迎。”牟维信翻出了2018年公益食堂的台账,这一年里,一共有9830人次的就餐记录。

TIM截图20190227133554

▲志愿者在公益食堂包饺子

每个星期三,是公益食堂固定包饺子的日子,这一天来吃饭的人最多,来帮忙的志愿者也最多。“我们14个人,从早上7点半开始包饺子,一直要包到12点半,一份饺子28个只要12块钱,刚刚够食材的成本。”牟维信说,不少老人在这里吃完饺子还要带一些回家,方便平时食用。只要老人需要,大家就多包一些。

星化社区公益食堂开张以来,解玉英、姚锡华老两口就是忠实拥趸,年过八旬的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就餐。“公益食堂就在我们楼下,饭菜新鲜可口,我们吃起来很方便,也很放心!”解玉英高兴地说。

放心餐背后 是志愿者的付出

“再有5个月,公益食堂就坚持5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能够一路走到今天,多亏了这群可爱的志愿者!”牟维信感慨道。

2014年公益食堂创办之初,只有两位志愿者。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成为志愿者。在星化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如今已经有志愿者40多人,其中有党员17人。食堂也办了营业执照,来这里帮忙的志愿者的健康证也悬挂在墙上,也经常接受有关部门的卫生检查,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TIM截图20190227133632

▲社区居民在公益食堂就餐

郭建玉、高云霞、万月玲是公益食堂的骨干志愿者,她们坚持奉献四年多,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的报酬。郭建玉负责采买,为了省钱,她固定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购买食材;为了食材新鲜,她每次都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出门,四年多风雨无阻。高云霞是公益食堂的“大厨”,烧得一手好菜,干起活来干净利索。万月玲负责择菜洗菜、打扫卫生,每天总是把食堂打扫得窗明几净,菜也洗得干干净净,让来这里吃饭的人们很放心。还有其他一些志愿者也经常来这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住在星化社区的骆老爷子已经90多岁了,经常在公益食堂吃饭。去年夏天,他的老伴摔伤了,老两口如何吃饭就成了一个大难题。牟维信得知情况后,和志愿者冒着酷暑坚持送餐上门一个多月,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

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副书记王家孝说,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志愿者将社区的老人当做亲人一样看待,上门送餐是常事,大家也都很认可。王家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食堂里琐事很多,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工资,能够坚持这么久,真的不容易。”

只要有需求 就继续办下去

“我们坚持了四年多,口碑已经传出去了。现在不仅是我们社区的老人来吃饭,还有不少其他社区的老人、附近的上班族、一些中小学生也都过来吃饭,我们一样接待,也都按照10块钱的统一标准收费。”牟维信说。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是老人居家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曾几何时,社区食堂遍地开花,但是很多都因为种种原因办不下去了。星化社区的公益食堂为何能坚持四年多,并且进入了良性循环?

TIM截图20190227133608

▲志愿者在烧菜

“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也因为种种原因开开停停,但是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最终解决了困难。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牟维信说,公益食堂的用房是社区免费提供的,人力也是免费的,这等于省下了最重要的两块开支,为公益食堂的良性循环减了负。“我们一开始只有1000元的流动资金,随着吃饭的人逐渐增多,增加到了2000元,现在基本上能保持收支平衡。”牟维信说。

虽然工作辛苦琐碎,但是看着大家来到这里吃饭满意而归,志愿者都很开心。一位志愿者说,感觉公益食堂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做事的是邻里,来这里吃饭的也是邻里,气氛热闹和谐,一天不来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在公益食堂边上,是海州区民政部门正在建设的社区配餐中央厨房。记者了解到,这种“中央厨房+中转配送+社区就餐、送餐、助餐”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既可以降低助餐点经营者的成本,又可以让他们的服务更加专业。牟维信说,中央厨房建好后,大家就可以歇一歇了,但是只要现在社会有需求,公益食堂就将办下去。哪怕是以后不办公益食堂了,这些志愿者也会在其他岗位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继续发光发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