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七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加长版”,打造美丽乡村“高颜值”!

【连网】 “在外打工一年半没回家,村里面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道路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到户、垃圾统一收集,说心里话,我都不想再出去了。”钱师傅是江苏如皋高新区(城南街道)桃北村的村民。对于家乡的变化,他说啥也没想到。

微信图片_20180713095804

▲如皋高新区(城南街道)桃北村为每家每户配备了小型分类垃圾箱

桃北村在巩固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河道管护、垃圾收集、道路保洁等工作,并注重群众卫生习惯培养,为每家每户配备了小型分类垃圾箱,引导群众呵护自己的良好居住生活环境。这一幕不仅发生在桃北村,在我市“七位一体”强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我市农村各个村(社区)的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微信图片_20180713091819

▲如皋白蒲镇康庄村

民心所盼,工作所向。近年来,我市积极呼应百姓诉求,深入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持续不懈打好“环境革命”攻坚战。2009年,我市将河道整治、农路渠桥涵管护、绿化管护、垃圾收集处理纳入统一管护,形成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2016年起,我市先后将农村违建管理、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禁烧禁抛纳入“四位一体”管护范围,形成了“七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加长版”。

  合力保护环境卫生

村村都有垃圾桶,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处理,农村设施“城市化”;出门就是整洁干净的道路,路旁的繁花争奇斗艳,村容村貌如花园;各种苗木栽满了农民的房前屋后,昔日的乱搭乱盖没了踪迹……如今,走进我市农村,会发现乡村环境大变样。

微信图片_20180713090941

▲如皋搬经镇某村一隅

“秸秆堆随处可见,农村垃圾随意倾倒。”此类现象曾经在农村很普遍。农村垃圾处理成为困扰百姓生活的一大难题。我市积极响应百姓呼声,在农村配备垃圾桶、建设垃圾中转站,并组建专门保洁队伍,形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责任体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营造浓厚卫生保洁氛围感染之下,广大农户自觉清理家前屋后的垃圾、田间地头垃圾死角,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局面。只要有空,搬经镇晓庄村村民王益都会到村主干道上转一转,帮助捡垃圾,清理杂草。“身为晓庄村的村民,保护村容环境我们责无旁贷。”王益说。

  持续发力河道管治

有河流的地方更灵动,可是这河如果变成了臭水沟,反而成为影响地区发展的痼疾。治理河道污染、做足“水”文章,我市把农村治水工程作为重点民心工程来打造。治水之要,首在治河。我市持续推进河道疏浚整治,消除垃圾、漂浮物,解决淤塞断流问题,使水系畅通,改善河道水质。

微信图片_20180713092347

▲如皋白蒲镇钱园社区

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水质的改善是持续不断的,长治才能久清。按照“水系畅通、水体洁净、河岸整洁”的要求,我市推动“河道整治”向“河网整治”转变,全面加强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和动态保洁管理,确保河道无漂浮物、无违章建设、无护岸倒塌、无污水直排、无淤积垃圾。市、镇、村三级同心协力,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保驾护航,确保治一条、清一条、美一条。

  精细管护农田林网

一直以来,农田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按照“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的要求,我市推进农田基础设施高标准管护,为粮仓“健身”。针对农田基础设施管理,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后续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我市细化管护举措,明确管护责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重点推动以高标准农田为主体的农田基础设施进入长效管理体系,保障设施运行正常、日常维护专业、破损及时修复、防护设施齐全、周边环境整洁。

微信图片_20180713093400

▲如皋搬经镇鞠桥村

一条条硬化路两边成排的树木,横成行,侧成列,挺立着笔直的身躯,摇动着闪亮的绿叶,让人神清气爽……眼下,绿化已经让我市乡村呈现出了“高颜值”。紧跟农村绿化项目推进的节拍,我市加快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绿化管护机制,使乡村生态环境更美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如皋市顺民意、惠民生,抓牢“七位一体”管理,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不断提升到新水平,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顾忠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