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风雨二十载,他带领村民拔了西棘荡的“穷根” —记江苏“时代楷模”、赣榆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上)

【连网】 (记者李慧 通讯员 宋芹 何露露)钟佰均现任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连云港第十二届市委候补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

1987年高中毕业后,钟佰均到城东乡养殖一场工作。1998年,钟佰均放弃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回到西棘荡村担任党组织书记。20年来,他始终坚守“上对得起党和政府,下对得起村民百姓,中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信条,带领村民通过回收废旧渔网进行尼龙颗粒加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工业经济强村和江苏省文明村。

钟佰均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第八届江苏省杰出青年农民”、“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2345截图20170810114049

临危受命,挑起村书记的重担

20年前,地处苏鲁边界的西棘荡村荆棘丛生、河荡纵横,交通十分闭塞,也没有任何资源优势。“满眼泥泞路、遍地土坯房、穷得叮当响”,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光棍村,村民只能靠天吃饭,生产任务完不成、公粮交不上、社会治安不好,村“两委”陷入瘫痪状态。

1998年夏,为了改变西棘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乡党委书记先后三次找到在城东乡养殖一场担任车间主任的钟佰均,请他回西棘荡村担任村支书。当时,钟佰均年收入近2万元,是当地普通城镇职工收入的五倍。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棘荡人,钟佰均很清楚村里“太穷、太乱”的情况,也知道要改变贫穷面貌的艰难。

听说钟佰均要回村担任村支书,一向温柔顺从的妻子眼圈立马红了,央求说:“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就是不能回到那个穷地方,一家老小靠你养活,咱不做这个书记行不行?”年过六旬的父母强烈反对,“当书记是个出力不讨好又得罪人的差事。我们家在村上势单力薄,斗不过人家。”

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坚定自己要挑起村里发展重任,钟佰均再三做起家人的工作:“书记总要有人当,硬骨头总要有人啃。我是本村长大的,又是党员,我不干谁干?总不能看着乡亲们永远穷下去。”几个月后,钟佰均从县城回到西棘荡村,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

摆在钟佰均面前的是一个村集体负债17万元,又穷又乱、人心涣散,连党员会议都开不起来的烂摊子。

1999年底,工作了一年的钟佰均,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乡党委表彰中,拿到了西棘荡村几十年来的第一块奖牌———“文明村”的牌子。

2345截图20170810114222

钟佰均作为村书记上台领奖,他双手接过奖牌,很是激动,钟佰均感觉,这是他一年来用实际行动换来的荣誉。

从乡里回到家,他召开了党员会,并向大家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但是全体党员对这块奖牌似乎不是很在意。

为了激励村民的干劲,他把这块奖牌挂到了自己家的门上,他是想通过这块奖牌告诉村民,现在的西棘荡村已经是乡里的文明村了。

可是到了晚上,钟佰均听到自家的门上传来咚咚的声音,他以为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什么人也没有。他很是奇怪。

到了第二天早晨,当钟佰均的妻子打开门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钟佰均家的墙上,门上都被村民扔满了泥巴,就连那块奖牌上也沾满了,“文明村”的牌子已经模糊不堪了。很多村民早已围在他家门口指指点点。

钟佰均知道后,很是恼火,他好言相劝,驱散了围观的村民,然后他把牌子取下来,细心地擦拭。

后来,钟佰均经过思索才明白,原来一块“文明村”的奖牌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老百姓不服气。因为这一年来,自己只知道抓党风村风,没有做老百姓认可的事,也没有给他们谋利益,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所以老百姓还是认为自己占了村里的便宜。

钟佰均默默地将奖牌收了起来,并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也让全体村民看看自己的能力。

 

创业富民,拔掉西棘荡的穷根

钟佰均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凝聚人心、扭转局面的突破口。穷村要致富,关键要找对路子。他先从村民熟悉的农业入手,听说山东沂源县的水果种植全国有名,钟佰均就带着村干部去考察学习,引进了美国红提葡萄,还聘请了技术员前来指导,但最终由于村子离海边近,海风有盐度,种植的红提葡萄还没成熟就落了叶。后来,又先后引进了日本大洋葱、套种西瓜等经济作物,结果都失败了。

就在致富无门的时候,一天,钟佰均在邻近渔村发现有人收购废弃的渔网。他上前询问后得知,废旧渔网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制作成尼龙颗粒,市场需求大、从业人员少,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里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他带上煎饼,搭乘运输废旧渔网的货车,远赴浙江宁波,邀请当地客商来村投资建厂,客商嫌路途远,一口拒绝。

一个月后,钟佰均再次登门,为客商算起经济账,客商动心了,到西棘荡村一看,一不通车、二不通电,只好摇摇头回去了。半年后,钟佰均三请客商来到西棘荡,当客商看到钟佰均修了路,通了电,建了厂房,大为感动,就留了下来,并与他联合投资100万元,建起西棘荡村首个尼龙颗粒加工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

2345截图20170810114128

看到尼龙颗粒加工厂日渐红火,少数村民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村民抱有疑虑。为了让大家走上致富路,钟佰均主动找到他们,胸有成竹地说:“尼龙颗粒加工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技术要求也不高,跟着我干,肯定发大财。”

大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又遇到另一个难题,普遍缺少启动资金,而且很难贷到款。钟佰均就一次次跑信用社,以个人名义为大家担保,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担保书记”。那几年,因为全村所有贷款户的担保人都是他,每年担保贷款超过300万元,甚至让新来的信用社主任误以为钟佰均是个骗贷的。亲朋好友也劝钟佰均,别再担风险了。他笑笑说:“做书记就要有担当,这点风险都不能承担,还怎么带领大家致富。”

拿到了贷款,办厂的事情就顺利多了。2001年,有胆大的村民开办了西棘荡村第二家颗粒加工厂,当年就回收了成本,紧接着,从3家到5家、10家……3年后便发展到40家。如今,全村600多户,有140多户从事颗粒加工,300多户配套贩运渔网,西棘荡村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每年“吃”掉全国80%以上的废旧渔网,全村90%以上劳动力从事颗粒加工,每天有1000多人从外村到西棘荡村打工,村集体每年收入20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80%村民存款超过10万元。西棘荡村也从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强村,走出了一条“工业强村、产业富民、全民创业”的路子。

2345截图20170810114206

转型升级,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西棘荡村尼龙颗粒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当家人的钟佰均并没有盲目乐观,心中早就构建了长远的规划:“我们村的发展定位是‘工业强村’,工业只是手段,归根结底是要给村民们提供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他多次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说,“西棘荡村的工业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得失,要着眼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

尼龙颗粒加工本是变废为宝的好事,尤其是西棘荡村使用废旧渔网相比其他废旧塑料生产颗粒,没有有害气体产生,且清洗渔网产生的污水主要成分是泥和盐分,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但全国各地许多工厂将废旧材料杂糅,不仅产生污染的废水、废料、废气等污染物,还肆意排放,百姓苦不堪言。

2345截图20170810114146

这给钟佰均敲响了警钟,西棘荡村地处丘陵,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如果任由村民随意排放污水,这些“轻微污染”会积少成多,迟早成为影响村民健康的一大隐患。于是他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筹建“污水处理厂”,以便集中解决清洗渔网产生的污水问题。

村民们很不理解,“好不容易大家才富起来,干吗要把钱投到这没有效益的污水处理厂?”“国家没有要求我们这种产业建污水处理厂。”“建污水处理厂费用太大,还没到非建不可的程度,可以再等个几年。”钟佰均向大家耐心解释“绿色发展,造福后代”的长远观念,经过半年多的会议讨论、规划设计等,全村上下最终达成了统一意见,钟佰均筹集了320万元在西棘荡村北部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这也是我市“首家”村级的污水处理厂。

2345截图20170810113920

2008年金融危机,让西棘荡村繁荣发展的尼龙颗粒产业遭受了沉重打击,尼龙颗粒价格缩水近一半,库存量普遍高于10吨,有的颗粒加工户损失高达80多万元,全村损失达到1000多万元。钟佰均积极奔走,协调延长贷款期限,稳定村民情绪,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西棘荡村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较为低端的产品、分散的作坊式加工,能否长远走下去?他清晰地认识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钟佰均把全村的产业项目集中,借助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附近建立了两个工业集中区,把加工户搬到集中区发展,既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集中处理,也最大限度减少工业生产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支持。集中区建好后,140多家颗粒加工户全部搬迁到位,实现了规模化集中生产。2017年,西棘荡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计划给每个加工户安装一台4万元的高效空气净化器,真正走上“污水无害处理、废料集中收集、废气高效净化”的尼龙颗粒加工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2345截图2017081011411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