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修复工程耽搁了十八年 千年海清寺塔美容记

【连网】(记者 张晨晨 )我市花果山街道的大村,有座建于北宋时期的千年古塔,九层40多米高。因该塔坐落于大村,所以百姓都通称“大村塔”。然而这座塔真正的名字叫“海清寺阿育王塔”。

别看这座塔孤零零矗立在花果山脚下,却曾于1956年被江苏省公布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又于2006年提升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如今的千年古塔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并跻身于我国宋代全砖结构佛塔的行列。殊不知,在上世纪70年代,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古塔复原”过程。

gb30B2b

图为海清寺修复后的新貌。

■ 躲过10多次地震

解放前却已“岌岌可危”

我市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云台导游诗抄》在“大村塔”条目中,不仅给读者提示了海清寺塔的地理位置和建塔年代的考证,同时,还以诗词的形式赞美海清寺塔,巍巍屹立的雄姿,让人们缅怀千年古刹的遗韵。

实际上,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这座塔。他们之所以盛赞此塔,一是在于其恢弘的外形,其次就是屹立千年不倒的传奇性。“它历经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地震,其中尤以1668年的郯城大地震为最,有8.5级,愣是没晃倒它!”武可荣饶有兴致地说。80多岁的武可荣,退休前是我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亲身参与了古塔的勘察修复工程。“最近,我借助博物馆的帮助,正在编写一部有关海清寺塔的科普读物。”武可荣说。

但实际上,该塔在解放前夕却是另了一番景象,记者在这部名为《海清寺塔》的样书中,看到了一幅照片,展现了这座塔在解放前的状况———由于它历经了千年暴风骤雨的侵蚀和十多次大地震的摇撼,塔体“千疮百孔”,上下多处开裂,多层券门顶砖坠落,塔顶坍塌,杂草丛生,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如同一位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暮年老人,进入了他的风烛残年,在风雨中飘摇。”武可荣说。

建国后,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多次提议,关于“抢救古塔,重修古塔!”的呼声不断,后来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1953年底省政府下达了批复修塔文件,并下拨了修塔专款。“1955年4月,省文化厅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我国著名古建专家陈从周教授为主导,组建了修塔专家组,并多次来连对古塔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修塔方案。我市文教局夏兴仁是文化主管,当时主抓修塔的各项具体事务。”武可荣回忆道。

■ 文革中差点被炸掉

古塔“美容换肤”逐步展开

1956年,正当修塔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动工之际,可是机不逢时,所谓“四清”、“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中间各项工作均已瘫痪;使得修塔工程从1956年直到1974年,整整延误了18年。

“鲜为人知的是,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座塔差点被炸掉。”武可荣回忆道,眼神中流露出惊讶状。原来,这座塔地理位置偏僻,红卫兵当年并没有涉及;熟料,后来有一拨人发现了这座典型的“四旧建筑”,就号召他们一群人要炸这座塔。幸亏有当地村民给拦下了,才保住了这座千年文化遗产。

而等到了文革后期,各行政单位陆续恢复了正常的办公秩序,海清寺塔的修缮工程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以我国著名古建专家、省文化厅文管会、市文化主管部门及大村古建修缮队,四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协同攻关,克服了许多困难。

“那时连云港市建筑公司因对古建工程生疏,不敢承接修塔任务。幸好就在本村找到了一支以孙广锁为首的古建修缮队。”武可荣说,在本着“保持原样,以存其真”原则指导下,修塔工作逐步进入了正轨;一场为千年古塔“美容换肤”的浩大工程就此展开。

gb30B2d

图为武可荣在讲述当年故事。

■ 登塔勘察内情

得以窥见塔内千年破败

“当年市文教局夏兴仁是市文化科文物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参与了其中,组成了古建筑专家、省文化厅文管会和市文化主管部门三个方面的修塔工作勘察组。”武可荣说,他清晰记得当年的登塔勘察经过。

新组成的修塔勘察工作组,首先对塔的外墙体进行了详细的查看,最初发现塔的第一层东北部面向鸡鸣山的那一面,已被风雨剥蚀了一层外墙皮,正南面拱形券门两侧的墙砖严重坍塌。再往上看,迭涩式腰檐上下几乎连城一线开裂,像要将塔身分为两半。

最后,他们的勘查工作由塔外转向塔内。这时陈从周教授首先进入塔内,其他同志紧跟其后,进入了塔门找到了登塔的洞口,只见里面漆黑一片,砖砌的梯级踏步被磨得像滑梯一样,无法举步。当时他们只得用双手扒着两旁的洞眼,用力振臂引体向上缓慢地攀爬。就这样好不容易才攀登上了塔的第二层。就这样曲折环绕,步步危机,终于顺利登到第九层,也就是塔顶,只见上面乱砖一大堆,杂草丛生,这时他们都筋疲力尽,喘息不止。

“勘查工作结束后,1974年底,市文教局把修塔任务交给了市博物馆监管。但由于当时博物馆处于初建时期,人员太少,市文教局由从市剧团中抽调了以汪同千为首的四名年轻骨干参加了修塔工程监督小组。”武可荣说,大家伙年轻力壮,工作认真,吃住在工地,再加上修塔工人都来自大村塔附近,都以为家乡修塔为荣。

仅用一年半时间就修好了,古塔的面貌焕然一新。

■ 修缮过程中

偶然发现不少珍贵文物

修缮工程进行顺利,就在当年11月19日拆补第一层梯级踏步时,在离地面以上约两米处出现一个塌陷的洞口,在洞内的塔心柱的一角,突然发现了一座大砖垛子,方向正对着南门,南北长约一米,宽约80厘米,高约两米。“在揭开上面的铺砖,取出填充物空隙的石块之后,一个大石雕被显露出来了。当时正在施工的工人们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一拥而上,争相围观。”武可荣回忆道。

“通过整理这个塌洞,我们发现其中秘藏有雕琢精美的石函一座,这座石函全长90厘米,宽43厘米,高60厘米。是用一块完整的青砚石雕琢而成。函体上半截为石棺,下半截连着束腰形的须弥座,周身纹饰极其繁缛,是件具有唐代风格佛教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武可荣说,从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如银棺宝函、银精舍宝函、鎏金银质宝函等。

与此同时,这个石函中又伴藏有“佛牙”、“佛骨”和“舍利子”等具有佛教文化内涵的实物。“在石棺的浅槽中,我们发现了14块人骨,另有两块被放置于方形银质宝函中,共计16块。经鉴定,是经过火烧过的人的手指骨和脚趾骨。”武可荣说,“人骨”如此之多,其来源令人难测,很可能是高僧的遗骸。

此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物放在市博物馆内作专题展出,以弘扬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佛教的传统,这座塔下应还有一层地宫,但这层地宫是完全封闭的。“我们曾经计划打开地宫,但考虑到这座塔的主体跟地宫是相连的,如果打开地宫,就要借用外力,这样很难保证不对主体造成损坏,甚至是坍塌的危险。所以,至今未动过地宫。”武可荣说,虽然不清楚地宫里埋有什么,但按一般分析,应该是“舍利函”。

海清寺塔本身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在碧水蓝天下历经千年沧桑,雄浑凝重,风貌依旧。而今它依然守候在山海相拥的新港城,见证着港城的新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