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15十大热词勾勒港城前行足迹

【连网】充满激情和挑战的2015即将过去。一年的风雨兼程,在7500平方公里的巨大画布上,有着490万干群携手奋进的倾情付出,承载了太多期待的海港之城,跨越崛起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回首那些留在我们身后的脚印,港城进取的足音铿锵有力从未停歇。站在新年的门槛之上,本报新闻评论部精心挑选港城前行路上的十大热词,并邀请相关专家和部门负责人进行点评,陪您共同回味2015年的喜悦满怀,在明天会更好的期待中走向崭新的2016。

一带一路

跻身新亚欧大陆桥

经济走廊节点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

1月, 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将江苏连云港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为承接国家赋予的门户功能,我市出台《关于推进2015“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施方案》,正在全力打造陆海双向开放新格局。7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了“2015中国一带一路最具竞争力城市排行榜”,其中,连云港市以84.9分荣登排行榜第六位。

今年以来,我市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继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后,又被国家确定为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上到下、方方面面关注支持连云港的氛围越来越浓、力度越来越大。我市主动对接战略机遇,以港口为龙头,着力提升出海口功能,以物流合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一基地、一园区”建设,坚持东西双向、海陆并举,着力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权威点评

古龙高(江苏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二级研究员):连云港从过去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跃升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以及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突出了连云港独特的地理位置,肯定了连云港的特殊定位和功能。这就要求连云港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为依托,以自由港区为引领,以强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的服务和支撑为导向,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开放的重要门户、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径。

为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连云港应该按照“致力‘五通’、构建平台、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增进合作”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打造一批重大开放平台,实施一批重点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开放合作经验,全面提升连云港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王文)

幸福城市

幸福来得太突然

幸福城市

还记得今年初我们入选了“十大幸福城市”吗?1月底,《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发布了“十大幸福城市”,5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级城市分享这一殊荣,连云港以高票当选,位居地级城市中第三名。据悉,这项调查由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以民生调查为核心,调查内容包括百姓消费投资及预期、百姓对各项改革举措的期待、民生主要困难以及居民幸福感等。根据本届调查,连云港在104个城市样本中居民幸福感较高,是全国百姓幸福感较高的十个城市之一。调查显示,连云港市受访者感觉幸福的比例是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保证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有收获感、幸福感。为此,我市坚持提升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主城区突出人居环境优化和高新产业配套,大力推动科技创业城及配套项目建设运营,首批1200套人才公寓投入使用。

权威点评

任彦洁(连云区建设局副局长):百姓幸福感来自哪里?一方面,连云港有着神奇秀美的山海风光、相对优良的生态环境,还有着令人流连忘返的宜商宜业宜居条件,生活节奏比大城市慢,工作压力小,生活成本低,文化归属感强,人情味浓,物价相对适中,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更少。另一方面是来自对生态优美、民生幸福的切实体验。近年来,港城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天蓝气净、水秀山清、地绿景美”的生态城市,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幸福地生活、舒心地工作、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旅游。

而幸福城市的建设一直在路上,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环境舒适度、便捷性的打造上,我们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例如,在城市公共设施打造和提升上,如何更人性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包括背街小巷的卫生和路灯等。又如,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超过一定程度时,园林绿化便成为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按照一定尺度、一定规模、一定距离建设的街心花园、街头游园等让市民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感受到休闲城市的氛围,慢生活的幸福感受也会更为深刻。(徐黎一)

连新亚、连新欧

开往春天的列车

连新亚

连新亚

2月25日,装载着106个集装箱的连云港—阿拉木图中亚班列正式首发,这是我市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连云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又迈出了新的步伐。12月13日下午,首列“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缓缓开出,标志着连云港作为国家规划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节点城市,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实现升级。

近年来,连云港承担了全国50%以上、中亚国家60%以上的大陆桥过境运输业务,一直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太平洋最便捷的航运枢纽。正基于此,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亚各国均表达出将连云港作为其进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货物中转口岸的强烈愿望。今年2月25日从中哈基地正式首发的“连新亚”精品国际货运班列,目前已经运行近500次,达到每周运行5列,最快仅用6天就能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规模和效益在中国铁路运输发展中居于前列。而连新欧集装箱运输班列,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西欧等6个国家,最终抵达德国,全程11000公里,运行时间仅需要12天。

权威点评

吴以桥(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连新亚、连新欧班列的正式开通运行,进一步奠定了连云港横贯亚欧大陆走廊通道起点的战略地位,通过铁路这一桥梁和纽带构建起陆桥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将进一步放大中哈物流合作效应,促进我国与欧亚各国在交通、贸易乃至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往来。

明年,我市将继续加强与沿海、陆桥沿线口岸合作,放大连云港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海铁联运示范通道效应,用好相关扶持政策,稳定运营国际班列,确保连新亚班列实现不低于每周5列的运营规模,连新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同时,推进集装箱干线港建设,扩大中韩陆海联运成效,巩固拓展至波斯湾地区的大陆桥物流运输新通道,争取开行重庆等中西部重要节点城市经连云港至日韩的多式联运班列。

(王文 贺成旭)

高新区

构建创业创新新高地

高新区

高新区

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国函〔2015〕25号)正式下发,批复同意连云港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区政策。9月24日,连云港国家级高新区正式挂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和江苏省副省长徐南平共同为高新区揭牌,至此,江苏创新园区国家队又添新成员。据悉,高新区采用“一区五园”发展模式,“一区”核心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五个产业辐射园分别为新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节能环保科技园,面积约40平方公里。自组建以来,高新区立足“创新创业核心区、产业提升引领区、体制机制试验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在紧抓过渡期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厘定思路,先期重点开展规划提升、资源整合、双招双引等基础性工程,为下一步工作推进夯实基础。

权威点评

程青芳(淮海工学院药学院教授、千人计划新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此次连云港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体现了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我市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高度肯定,是我市在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获得的又一张“烫金名片”,对我市实施“工业强市、产业立市”战略,进一步优化全市创新布局,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意义深远。

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后,相当于为连云港科技创新工作确定了新的起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当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高新区建设的机遇,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下一步,我们期待,连云港高新区着力加强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推进产业高端攀升,拓展开放创新空间,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地。此外,有关部门能否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政策落实,协调解决问题,为高新区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徐黎一)

国企改革重组

六大集团启动开发新引擎

3月31日,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在整合国有工业投资及资产的基础上,一个全新的工业投资载体诞生,工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新阶段。这个以原金桥盐化集团为主体,优化整合奥神集团、金海投资公司等国有工业板块资产的现代企业集团焕发了新的活力,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兴市”战略的重要抓手。

我市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着力整合重组市属国有企业,继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后,更多国企开启改革重组之路。8月1日,市金融控股集团挂牌;8月21日,市港口控股集团和市城建控股集团同日挂牌;9月19日,市交通控股挂牌;10月30日农业发展集团正式挂牌。由此,原本相对松散的优质国有资源得到有效重组,走上了新的征程。

权威点评

吴价宝(淮海工学院原商学院院长、市经济学会会长):持续推进的本轮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通过发挥政府整合资源作用,有利于破解当前一些国企存在的多、散、小等问题,有利于保障经济和民生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做好国企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抓好国企改革重组、管理和运营作为国企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港城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当然,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逐级完善,依次到位,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港城比较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海开发提供重要支撑。深化国企改革重组,还必须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着重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政策体制机制的研究,稳步推进、妥善实施,全力推动各项改革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李耀华)

蔷薇湖试蓄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

6月15日,市水利部门打开蔷薇湖北侧堤外闸门,蔷薇河水穿过早已固化的预定通道,自然流入与其存在明显高差的蔷薇湖中心湖区,标志着蔷薇湖首次成功试蓄水。经过数月紧张施工,这个被称为港城“大水缸”的蔷薇湖工程的土方、护坡等关键工程已全部完成。

蔷薇河一直是市区饮用水源,但近年来其季节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港城城市饮用水源地“双源、双线、双湖”总体布局思路的重要项目,蔷薇湖、沭新渠工程于2013年5月28日正式开建。去年6月底,市区饮用水输水工程即沭新渠送清水工程启用,市区居民喝上了更为洁净的自来水。正在完善中的蔷薇湖工程,对港城饮用水的进一步改善将起重要作用。蔷薇湖工程以蔷薇河为主水源、通榆河为第二水源,蔷薇河原水经湖区净化后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标准,满足市区70万立方米/天的正常供水规模。同时充分利用本工程的蓄水能力,联合大圣湖应急水源地,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保证市区14天的应急供水需要。湖区包括预处理区、复合表流湿地净化区、沉水植物净化区及深度净化区四个功能区,未来其总有效库容525万立方米,这对港城市民而言无疑是福音。

权威点评

张跃(市城市节水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港城地处淮沂沭泗流域的最下游,虽然号称“洪水走廊”,却又是典型的水源型缺水城市,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港城人均水资源量极低,仅为全国人均1/6。港城用水供需缺口主要依靠外来水解决,年引用外水约11亿立方米,其中通过蔷薇河引用江淮水量年均8.61亿立方米。特别是以我市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迅速集聚,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增大。未来蔷薇湖工程的投用,将为港城饮用水安全再上一道保险,这无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其蓄水对港城饮用水的进一步改善将起重要作用,对港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也是重要保障。

(李耀华)

连博会

做大做强新陆桥经合走廊

9月22日,以“共建共用连云港出海基地、做大做强新陆桥经合走廊”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在市工业展览中心开幕。第二届连博会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过1.2万人次。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267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43亿元。连博会期间,我市还发起成立了30亿元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产业基金,为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作为我市积极搭建的一个开放合作平台,成功举办的第二届连博会不仅为我市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扩大了东西双向、海陆并举对外交流合作的基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项目和资金。据悉,连博会召开后,我市的对外影响不断增强,依托出海口优势,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为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项目投资创造条件。截至目前,新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21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机构)累计达1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8300万美元。

权威点评

古龙高(江苏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二级研究员):连博会是我们承载“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首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将江苏定义为交汇点城市,而连云港作为落实这个交汇点的具体体现,必须有具体的平台和载体,否则载体意义将无从发挥。其次,早在1996年,作为陆桥时代的重要载体,我市成功承办了大陆桥恳谈会,也发挥了一定的意义和影响。而如今进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时代,特别是我们的大港硬件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完善后,就到了迫切需要提升软件、改善环境的时代,连博会的举办也就起到了为港口配套物流、商贸产业等方面的作用。事实证明,连续举办了两届的连博会也的确发挥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了连云港在国际物流、港航、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基础,在打造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畅通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大通道方面做出了贡献,而这也是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应当做到的责任回应。

(徐黎一)

跨海大桥

海州湾上筑起“金腰带”

12月3日,港城海滨大道跨海大桥主通航孔左幅中跨成功浇筑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实现合龙。历经两年多的紧张施工,这座省内首座跨海大桥实现主体贯通。作为海滨大道的关键节点工程,跨海大桥北起高公岛、南至烧香河闸,全长4.836公里。跨海大桥贯通后,海滨大道这条海州湾上的“金腰带”将更加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港城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2年底,我市启动海滨大道建设,从绣针河口向南延伸至灌河口,全长120公里。为让城市更加亲近大海,实现期盼已久的蓝色梦想,海滨大道还特别规划建设一座跨海大桥。跨海大桥施工便桥于2013年11月10日建成,此后大桥建设进一步加快。今年9月9日,跨海大桥辅通航孔成功浇筑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实现合龙。在实现全桥贯通后,大家正在加快实施大桥附属工程,桥面铺装已完成86%,护栏已完成81%,沥青路面铺筑1.5公里。目前,项目部正全力加快推进工程桥面系统工程建设,确保2016年4月建成并正式通车,届时一座雄伟挺拔、蔚为壮观的跨海大桥将巍然屹立于黄金海岸。

权威点评

李家伟(市交通工程建设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如果说海滨大道本身能够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开发,是港产城联动发展、展现海滨城市风貌的重大工程,那么即将投用的跨海大桥就是整个海滨大道的“点睛之笔”。跨海大桥建设难度之大有目共睹,项目部攻坚克难的精神令人动容,贯通后的大桥无疑也让人眼前一亮。海滨大道将圆港城人的蓝色梦想,而跨海大桥的贯通则打通了这条城市海滨道路的咽喉,它将有效推动我市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体现连云港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定位,将大大促进全市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跨海大桥的建成,不仅打通了连云港各港区的互联互通,为徐圩新区、灌河园区强势发展开辟出快速通道,也必将强势助力沿海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为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李耀华)

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交通纳入国家规划

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连云港凭借特殊战略区位和海陆转换交通优势,成为东陇海地区的核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强化和升级。至2020年,规划建设连云港至徐州高铁,改造连云港站,建设连云港港,迁建连云港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连云港城市交通网络主骨架。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完善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集疏运体系,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申报取得积极进展,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正式通航。新开连云港港对外航线6条,海运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连盐、连青、连淮扬镇铁路建设全线推进,陇海客运专线徐连段列入铁路总公司2016年开工计划,北疏港高速公路墟沟互通工程建成使用,北固山隧道全线贯通,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江口大桥竣工通车,310国道市区段建成通车,徐新公路全线贯通,盐河航道整治完工。白塔埠机场获批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旅客吞吐量累计突破7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新开了天津、张家界、兰州、乌鲁木齐等航线,构建起连云港连接国家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周边省会城市及旅游热点地区的空中航线网络。

权威点评

杨新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东陇海地区规划的重点工程中,明确提出铁路方面要建设徐州至连云港高铁;铁路枢纽方面,改造连云港站;公路方面,加快204、242、344、264、245等国省干线公路及徐新公路等疏港公路建设;航道方面,打通连云港至宿迁、徐州等内河航道;港口枢纽方面,建设连云港港;机场枢纽方面,迁建连云港机场。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重点工程中,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连云港到镇江的铁路还要启动南延段建设,这将进一步缩短我市与安徽东南地区、浙江东北地区的时空距离。

展望未来,随着多条高铁、组合大港、国际机场、快速公路以及干线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我市对外运输能力将明显增强,与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东陇海等城镇化地区的核心城市、周边节点城市之间将基本实现1至2小时通达,届时连云港将真正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真正崛起于黄海之滨。 (王文 秦新芬)

田湾核电站

三期建设投资三百亿元

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3个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重大项目,其中就有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这将是江苏“十三五”期间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此次核准的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号机组,属于田湾核电站三期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03.8亿元。12月27日上午,随着田湾核电站5号机组浇筑核岛底板第一罐混凝土,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建核电机组的收官之作。

田湾核电站自1999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8年多,二期工程3、4号机组目前正在有序建设,预计于2018年并网发电。今年开工的扩建工程5、6号机组与一、二期工程平行布置,充分利用了厂区空间资源,并按照福岛核事故后国际国内最高安全标准,实施了42项安全相关的重大技术改进,增设了多项能动、非能动安全系统,主要安全指标达到三代核电技术标准。单台机组额定功率1118兆瓦,建设周期60个月,两台机组开工日期相隔10个月,计划分别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

权威点评

魏国良(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湾核电站一、二期工程是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一期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及二期工程的顺利推进,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政治互信、推动经贸往来、加强战略合作,并将在持续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我国核电事业安全高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电力能源,机组建成投产后将带来非常可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江苏省内以燃煤电厂居多,大气环境治理面临很大压力,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600万吨,可以显著改善区域环境,有效缓解雾霾困扰。田湾核电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将超过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将有效满足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 (王文 汪正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