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威辟谣

这些所谓的“致癌物”,连蒙带骗的吓了我们好多年......

【连网】

近年来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了

毕竟这是最基本的幸福

虽说现在医学发达

但某些病

还是没能攻克

比如说令人谈之色变的

癌!症!

虽然谈癌色变

但人们依旧对它很关心

因为谁都不想和它有关系

为了远离它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

不知看到过多少谣言讹传

你是否曾相信抑或还在相信下面的这些

“谣言”

1.购物小票会致癌

购物小票是通过一种含有双酚A成分的热敏纸显影出来的,双酚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日常生活中,热敏纸广泛应用于超市购物小票、出租车小票等。

双酚A过量摄入确实有危害,但小票中的含量很少,不至于引起中毒和致癌。欧洲设定的双酚A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05毫克/千克体重,据实验证实,一名正常成年男子,每天反复接触10小时热敏纸,他的双酚A日摄入量为0.001毫克/千克体重,仍在安全范围内。

双酚A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在皮肤出汗情况下,双酚A进入人体的量会增多,只有严重超量才可能破坏内分泌系统平衡。但仍然达不到危险程度,所以几乎没有致癌可能。

2.蒸锅水反复用易致癌?

蒸锅水对身体的危害没有想象中可怕,城市自来水的硝酸盐含量肯定不会超标,经过正常蒸煮,亚硝酸盐含量远远不足以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其中硝酸盐含量是很低的,反复加热也不会凭空生成硝酸盐,对人体无害。用微火蒸食物时,食材中的成分很少进入蒸锅水中,所以,蒸锅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不至于升高到有毒的程度。另外,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性,它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仲胺结合产生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才是致癌物质,而转化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不是沸水就能生成。即使蒸锅水中真的产生了亚硝酸盐,也未必致癌,需要达到一定浓度。

3. 口服避孕药致癌?

只有长期大剂量地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才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相反,少量的雌激素则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病率。一般复方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很小,按医嘱服用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4. 拍X光片会致癌?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研究显示,累积辐射总量每增加1Gy(辐射剂量单位之一,1Gy=1000mGy),白血病的超额相关危险系数会增加2.96。

而拍一次X光片的辐射剂量在0.07mGy左右,也就是0.07mSv。如果简单叠加,普通的X光片也要拍摄一万余张才能达到累积辐射总量增加1Gy。对于需要健康体检的大众或进行检查的患者来说,并不必担心辐射带来的患癌风险而放弃医疗常规检查。

5. 热饮杯盖致癌?

聚苯乙烯目前主要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中,如杯盖、塑料水杯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确会有少量苯乙烯单体未能完全聚合而残留在成品内,但苯乙烯单体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研究数据,体重为60Kg的人每日最大容许的苯乙烯摄入量是2400微克,要达到这个量,相当于每天要用约107个这种热饮杯子,这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

另外,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主要取决于接触的温度和食物中油脂含量的高低以及接触的时间,而咖啡、奶茶等热饮,从装入热饮杯到消费完时间一般很短,且杯盖和热饮的接触也很有限。一个杯盖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单体的量比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烟所释放的量还低。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使用情况和研究证据,聚苯乙烯食品包装材料只要使用得当,就不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6. 苹果上的蜡会致癌?

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苹果自带的果蜡;果农上的食用蜡;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可食用。想去除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如果苹果存在打工业蜡的情况,那么果实中铅、汞等重金属含量就会显示出来。近几年农业部对果品质量安全抽检及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苹果中铅、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极低,不存在超标情况;同时,检测的多种农药残留指标也均没有超标的情况。苹果安全性比较高,打蜡致癌传言不实。

7. 泡沫箱种菜致癌?

泡沫箱的主要化学成份叫聚苯乙烯,人们已经使用一百多年了。从其化学结构来看,基本上没有毒性,可用于食品包装,而且化学属性相对比较稳定。试验也表明,即使是在高温水煮三小时的情况下,这种泡沫也是非常稳定的,很难分解出溶于水的物质,植物基本不会吸收这种构成泡沫箱类的物质。

8. 微波炉加热会致癌?

很多人会对微波炉产生质疑,主要是听说微波炉会产生「辐射」。

一听到辐射,大家就会觉得它致癌,但实际上,收音机、电视机等许多电器都有辐射,从本质上看阳光也是一种辐射。

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不同,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自然也不会致癌。

其实,这里所说的「辐射」,只是指微波的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 X 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

X 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因而会让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微波不会对人致癌,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

9. 手机辐射会致癌?

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手机辐射是否致癌。研究纳入13 个国家的万余名受试者,其中包括 2765 例脑胶质瘤、2425 例脑膜瘤、1121 例听神经瘤、109例腮腺恶性肿瘤和 7658 例正常对照者。

最后的研究结论是:使用手机并未增加罹患上述肿瘤的风险。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射频电磁波”划定为 2B 类致癌物。

2B 意味着什么?即手机辐射与癌症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证据并不充分”。其实,同属 2B 类的致癌物还有我们熟悉的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而腌制、熏制后的肉类致癌级别则升至 2A 类。这么说来,玩手机比撸串、吃烤肉的致癌风险小多了。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连云港市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