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威辟谣

天上不会掉馅饼,朋友圈“免费送”活动不可信!背后套路太吓人

【连网】春节临近,打着“免费送”名号的欺诈行为也“卷土重来”。这些活动内容通常很简单,只需转发并截图给对方就可以。

精美的图片,价值不菲的礼物,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样的宣传都会心动不已。一旦你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就陷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

常见骗术一:骗邮费

诈骗金额:一般费用不超过50元

分析:这类情况礼物价值不会太高,一般都是可爱的毛绒玩具、毛毯、公仔、抱枕之类的,目标群体是喜欢这类物品的女生。若目标群体为男生,礼物主要是游戏周边、游戏鼠标、漫画书、头盔等。

套路总结:

①这类诈骗一般要求用户先付邮费,待用户收到礼物后答应退还。

②部分作恶分子还会采用寄送空包裹或价值便宜的物品给用户,且需要用户付款才能签收。

常见骗术二:保价费、海关费等名目进行二次诈骗

单纯的骗邮费已经不能满足骗子的需求,骗子给出的礼物价值越大,二次诈骗的可能性就越大。如免费送苹果手机、美图手机、大牌化妆品等。骗子通常把礼物包装为商家直销、走私货、海关货等并以此来吸引用户参与。

诈骗金额:200元到2000元不等

套路总结:

①以保价费、保值费等名目要求用户先垫款后退还的;

②常用手段——货物被海关拦下,需要给到XX元现金作为税费/海关费/滞纳金等,公司会在用户收到礼物后退还给用户。

常见骗术三:以激活费等名目进行三次诈骗

套路总结:

以山寨机或假货代替真货寄出,用户收到后不激活就无法使用,敲诈用户交纳激活费用。即使进行激活,手机使用起来也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什么是免费送活动欺诈

免费送活动欺诈,是指骗子以免费赠送一些看似高价值的物品为诱饵,通过领取时需参与者支付快递费、关注微信帐号、提交隐私信息等条件实施的一种诈骗手法。

和之前不同的是,现在这些“免费送”欺诈有了新的变化,虽然行骗模式还是主要体现在用各种免费、促销活动来欺骗用户支付资金或提供个人隐私信息等,但部分行骗团伙现在习惯性瞄准了一些知名品牌,冒充官方(客服)发布宣传信息,声称只需要添加他提供的客服微信或群发一定量宣传信息,就可以免费领取该品牌产品,使骗局更具欺骗性。

5527个涉“免费送欺诈”帐号限期或永久封禁

对于这种欺诈+冒充行为,不仅严重损害用户权益,也影响了品牌的声誉,相关品牌方也通过维权渠道进行了投诉。

对此微信根据用户投诉提供证据,按照《微信个人用户使用规范》,微信安全中心近期对于5527个涉“免费送欺诈”帐号进行了限期或永久封禁处理。

如何辨别免费送欺诈

1、告知你可以领取免费礼品,但要求你先付手续费或者运费的,且支付费用超出正常价格的;

2、告知你获得免费赠品,但要求你运费到付的;

3、告知你获得免费礼品,但要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或者填写详细的隐私信息才可获得的。

如果用户碰到需要货到付款的快递,可以先验货后付款,就能有效避免这种骗术。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对于网络上陌生人发起的任何打着“免费”旗号的活动,都要谨慎参与,以防被骗。

Copy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连云港市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