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断指父亲为生计打拼供儿子读书;卖桃奶奶供出两个大学生 东海两学子以苦难为纸写下励志篇章


记者 杨锐冰  陈兵/文  牟进勇/图在东海的两个村庄,逆境与希望同时生长。东海县山左口乡,陈泰宇用533分高考成绩照亮负债累累的家,父亲工伤断指、养猪梦碎仍咬牙支撑;青湖镇桃园深处,李淼以500分延续家族求学火种,76岁奶奶在13亩桃林里一毛一毛攒出大学路。

两个家庭,同样背负债务与伤痛,却用最坚韧的姿态托起年轻一代的梦想——他们以汗水为墨,以苦难为纸,写下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篇章。


父亲左手接了三根断指

懵懂少年考上常州工学院



酷热的夏季里,位于东海县山左口乡北石头村的一处简易铁皮房内,住着陈泰宇一家。“住在这里12年了,原本是想养猪的,结果发生猪瘟,赔了30多万。”陈泰宇的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3年前,陈泰宇的父亲干活时受伤,左手断了三指,打钢筋固定,又从其他部位植皮到手上,当时就花了3万多元。那时,54岁的父亲正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经济收入的来源,谁知发生意外,一切都跟着变了。



后来,为了养家糊口,陈泰宇的父亲打算养猪,并贷款30万元,准备大干一场。谁料发生了猪瘟,猪都死了,赔得一塌糊涂,至今还有不少欠债。“左手做了两次手术,等于残疾了。现在手指都是弯曲的。”



因为家庭困难,陈泰宇的母亲在厂里做水泥管生产,不料今年4月也受伤了,现在也找不到活。一家人靠借钱维持生计,虽然不是长久之计,可是也没有其他办法。

“姐姐学习是不错的,但她后来出去打工了。”陈泰宇说。现在,姐姐结婚了,和姐夫也没有固定工作。

今年,陈泰宇533分考取常州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我是班级数学课代表,高考数学考了103分。报考志愿第一是选财务与会计专业,现在上的工商管理专业是调剂的。”

暑假在家,陈泰宇了解了学校情况,准备申请减免部分学费。同时,他还想打零工挣生活费。毕业后考虑先就业,帮助家里还还债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卖桃奶奶供出两个大学生

李淼考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国道旁,东海县青湖镇打磨塘村李淼家的桃园摊前,几筐鲜桃静静陈列。若有行人驻足,76岁的李奶奶便从院子里走出,卖点桃维持生计。这十三亩桃林,是爷爷留下的唯一遗产,如今却成了这位老人供养三个孙辈的全部希望。枝繁叶茂的桃园深处,几间简陋小屋便是他们的家,屋内昏暗杂乱,唯有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最坚韧的荣光。



今年高考,李淼以500分考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护理学专业,小姑娘的心中,有一个白衣天使的梦想。

命运的风暴一次次席卷这小小的屋檐。李淼的父亲病逝后,母亲也离开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很少联系三个孩子;爷爷撒手人寰后,生活的重担全然压在了奶奶瘦削的肩上。她吃力地打理着桃园,微薄的收入维系着全家生计。谈及今年收成,老人布满沟壑的脸上愁云难散:“桃子收成还可以,可从早到晚卖不动,价格也上不去。” 一毛钱一毛钱攒出的学费,是奶奶用日复一日的辛劳,在桃林深处为孩子们艰难开凿出的求学之路。



桃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这家人沉默的奋斗。姐姐李悦前年考入南京医科大学,靠微爱筑梦助学团队才凑齐第一年学费;今年暑假,她仅在家停留十几天便匆匆返校投入课题。李淼则在县城表哥的水晶店打工,姐妹俩甚至未能多见几面。职高在读的弟弟也在烧烤店忙碌,暑假的每一分钱都凝结着汗水。两个姑姑偶尔的资助,是寒夜中一点微弱的炉火,然而,真正支撑这个家的,是奶奶在桃树下的汗水,是孩子们在打工路上奔波的脚步,是那沉默的、贯穿命运裂隙的坚韧本身。



在高考的战场上,李淼未能完全发挥出三年苦读的积累。她略带遗憾地说:“今年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了500分,比平时至少要低10分。” 这分数背后,是无数个清晨五点即起的苦读,是宿舍熄灯后仍坚持在集中学习室奋战到深夜的身影。姐姐的经验指导,是她在学海迷途中的航标灯。

最终,李淼选择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护理学专业。谈及未来,她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清醒与坚定:“一方面是就业前景好,将来能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喜欢这个专业,想当一个白衣天使。” 面对高昂的学费,忧虑是真实的,但她的目光更投向远方:“路在自己脚下,只要肯攀登,希望会实现。”

 

●陈泰宇大一开学费用:8778元。

●李淼大一开学费用:22000元。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