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炉火前的钢铁“守艺人”


(吕彤彤 李维兴 吉庆)七月的酷热在城乡肆意蔓延,而华乐合金集团生产钢卷的车间内,热度更是成倍升级。这里的钢铁“守艺人”,面对上千摄氏度的炉火,在热浪中书写坚守。


  28岁的巴庆超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华乐合金,自动化专业出身的他负责车间仪器仪表维护与控制系统排查等工作。虽说有办公室可待,他却一半以上时间扎在车间。“现场很热,排查故障时,人容易急躁。”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落时,巴庆超说,高温让冷静成了奢侈品,遇到棘手问题,烦躁会翻倍。可每当啃下“硬骨头”,那种成就感,也比平常更强烈。


  入夏后持续的高温天,让巴庆超这样的一线员工们格外辛苦。为了让大家能安心忙生产,华乐合金早早织起了一张“清凉网”:高温区域的电风扇全力转动,试图搅散黏腻的热浪;自动化车间操作室的空调成了“标配”,24小时守护着一方凉爽;更关键的是实行轮换休息制,再不用“一竿子干到底”,让工人能阶段性“喘口气”。


  细节里也藏着关怀:高温来临前,操作室空调全检确保不会“掉链子”;针对有基础病的员工,专门安排轻松岗位、调整班次免夜班,班组里血压计和常用药常备着,一周两三次的血压测量成了惯例。这些措施,像给高温天里的劳动者建了个“缓冲带”,而巴庆超和同事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热浪——感觉不适时,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神器”;遇到特别繁重的热工作业,提前服下防暑药成了心照不宣的约定。个体的坚持与企业的守护,在这里拧成了一股劲。


  车间里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着与高温的较量,焊接区的火花最是刺眼。建厂时的“元老”周景旭,如今虽已是管理者,大部分时间仍泡在现场。我们跟着他走到车间门口的阴影处,撞见几个身着深蓝色工装、头戴橘色安全帽的工人蹲坐休息。那一张张被汗水糊住眉眼却仍带笑意的脸,诉说着对辛苦的默默接纳。“焊接区火花四溅,温度比别处高好几度,他们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得出来透透气。”周景旭说。


  不远处的退火炉车间,一团团火焰在空气中跃动,橘红色的光焰在夏日的燥热里划出格外惹眼的亮色。炉内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让空气都扭曲成流动的“热浪河”。在高温里坚守,每一秒都是对工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冷轧轧机岗位则藏着另一种坚持。为确保钢铁精度,这里需要工作人员24小时实时监控。笔者看到,工人守在设备旁,眼睛紧紧盯着运行参数,哪怕汗水顺着下巴滴落浸湿地面,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无法像其他岗位找凉快地方休息,只能在机器嗡鸣声中默默坚守,用责任扛起“精度卫士”使命。


  在华乐合金的车间,高温是常态,坚守更是常态。每一滴汗水,都融入炽热的钢铁;每一份坚守,都在高温里闪光。这一场与高温的较量,没有硝烟,却满是担当。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