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赣榆: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 “藏粮于技”让丰收成色更足

【连网】(记者 孙晨晨 通讯员 张南宁)眼下,正值水稻育秧(落谷)的黄金时节,连云港赣榆区40余万亩水稻种植大幕已然拉开,正式进入育苗关键阶段。赣马镇的农户们争分夺秒,抢抓农时,积极投身水稻育秧工作,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吹响“冲锋号”、迈出“坚实步”,全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走进连云港赣榆笃硕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稻育苗基地,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画卷在田间地头徐徐展开。农户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专注地筛土填土,为秧苗生长打造“温床”;有的熟练地摆放秧盘,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合理利用;有的则操作着便捷高效的育苗机进行精准播种,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土地上。

其中,一台操作便捷的育苗机成为今年春耕的亮点。以往,人工育苗工序繁琐、效率低下,而如今,在人工完成填土工序后,机器便能一次性完成播种、覆土等操作,排列整齐的秧盘有序铺开,既节省人力与时间,又确保了育苗的均匀度。

1

“今年我们家水稻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70亩扩大到了1350亩。以前育苗得十几个人忙活,现在两台机器、五六个人就能轻松搞定,效率提高了,成本还降低了。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再有4天左右就能把苗全部育完。”农户王江穆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自2021年引入水稻育苗播种机以来,育苗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一台播种机每小时能够完成800盘的播种作业,效率惊人。今年,基地预计能育苗5万盘,可满足2000亩地的种植需求。除了满足基地自身种植需求外,多余的秧苗还将供应给周边农户,这一举措不仅为基地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周边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实现了互利共赢。

近年来,赣马镇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多管齐下助力农业发展。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户采用先进设备,广泛推广水稻育苗播种机,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推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种植模式,确保水稻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积极引导绿色种植,引入桂花球米等品种好、口感佳、产量高的优质水稻品种,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农民增收致富筑牢根基。

“育苗机的普及,让农户告别了弯腰劳作的辛苦,育苗效率提高了30%以上,秧苗成型率稳定在95%以上。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预计不久后即可转入插秧阶段。”赣马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办公室党总支副书记李青信心满满地表示。目前,合作社通过大力推广科技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水稻育苗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严控时间节点育苗、精准防虫害等,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赣榆区水稻育苗正朝着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为春耕生产筑牢根基,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强大支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藏粮于技”战略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