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孙浩植 许前)日前,在连云港科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育苗厂房内,眼睛大大的拟穴青蟹幼体正挥动细小的螯足在水里游来游去。由连云区科技镇长团成员、宁波大学刘磊研究员团队与连云港科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拟穴青蟹北方高效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仅用48只越冬种蟹,就培育出200万尾优质苗种,在江苏省首次实现青蟹规模化苗种繁育。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拟穴青蟹苗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百万级规模化繁育,标志着连云区“以才兴产”再结硕果,为我国北方青蟹养殖产业开辟出一条“南蟹北育”的新航道。
“这些拟穴青蟹个体强壮、抗病能力强且成本相对较低,深受养殖户欢迎。这几天电话就没停过,连云港本地的水产养殖户刚订了10万只,还有不少意向客户正在对接。”刘磊告诉记者。
这些“爆单”的青蟹苗,是刘磊团队“南蟹北育”的最新成果。拟穴青蟹属于较大型的海产蟹类,其生长迅速、个体庞大、适应性强,市场价位常年维持在100元/kg至400元/kg,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长江口是拟穴青蟹自然分布的最北端,近年来,拟穴青蟹养殖范围逐步由浙江以南地区扩大至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作为高端海产品,拟穴青蟹苗种长期依赖南方野生苗种供应。以往,北方养殖户需从南方长途运输苗种,往往耗时10小时至20小时,影响成活率。而今,随着连云港“家门口”育苗技术的突破,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去年9月,刘磊到连云港市挂职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后,在连云区委人才办的推动下,他的团队带着专利技术,与连云港科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联姻”,共同实施拟穴青蟹北方高效繁育项目。
“我们根据北方育苗环境特点,制定了幼体饵料投喂和育苗水体调控策略,采用基于温度和营养调控的促抱卵技术,将种蟹抱卵率提升至50%,产卵率10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刘磊介绍。目前,首批拟穴青蟹幼体已达200万只,预计一期产值近百万元。
“教授团队驻企指导,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连云港科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已带动60余人就业,将满足山东至江苏沿海养殖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自2024年签约落地后,连云区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对接、政策申报等全程服务。从技术对接到首批苗种产出仅用10个月,创造了青蟹北方繁育的“连云速度”。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对接科技镇长团专业特长和后方资源,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涉农企业紧密合作,培育特色产业多元业态,将连云港打造成江苏省乃至全国青蟹苗种繁育中心。”连云区科技局副局长许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