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张新语 赵治菘)洋山港的浪潮与连云港的海风相逢,奏响了一曲雄浑的合作交响曲。
从长江口的全球枢纽到大陆桥走廊的东方起点,沪连两港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引擎,共述一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全球物流格局的东方叙事。
日前,2025年第三届沪连港航合作交流会在连云港市顺利举行。这跨越600多公里的“互联之约”,不仅延续了两港的协作情缘,更开启了共融的崭新篇章。
新篇章从“第一次”起笔。
4月23日,“连云港—上海洋山港”沿海捎带业务正式启动。港口首批沿海捎带外贸箱顺利登上备案外籍远洋轮船,前往洋山港,再转往拉美、欧洲。
“这是关系两港携手共进、共同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港集团副总裁柳长满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在有效增加连云港港出运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上海港的货源腹地。”
“第一次”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在交流会召开之际,两港“陇海线+连申快航”一单制产品、新能源等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也同步开启,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过两港的合作,让长江经济带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进行串联,放大双方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未来物流通道建设上发挥的影响力。”港口控股集团市场总监、连云港互连集装箱公司总经理陈炜说,业务、战略以及平台,分别代表了基础、愿景和实干,而这些,正是两港合作的方向。
“1+1>2”的聚变效应在持续发酵。
回首3年前,上海港与连云港港成立合资公司,以“互连”之名拉开了合作序幕。3年来,通过“资本+业务”合作,两港集装箱一体化运营发展持续深入,“连申快航”让苏北腹地货物通过“公转铁+公转水”绿色通道,48小时直达上海母船。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连申快航”运量突破12.5万标箱,同比增长20%以上。开通“新沂—连云港—上海”多式联运通道,连云港新开加密美加远洋干线等10条集装箱航线,一条串接沿海、贯通陆桥、辐射中亚的物流大动脉已然成形。
秉持“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的理念,两港始终保持战略“同频共振”——开辟苏北“陆改水”通道,启动运营“东北亚空箱服务中心”,推动锦江航运、上港物流在连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联动遍布长三角、中西部以及中亚、日韩。联合开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研发应用,加快建设集装箱业务“数字走廊”,携手打造国内汽车南北周转节点……
共建共赢,共荣共享。沪连携手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向世界证明,“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而“沪连模式”也正在成为港航业界携手合作发展的新标杆。
潮涌双城启新程,港通四海向未来。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超表示,随着今年上港集团的资本实质性注入和战略布局的落地,两港在集装箱一体化运营、联合市场开发、通道拓展和资源要素协同等方面将进一步发挥组合效应和影响力,共同应对国际航运市场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潮头,沪连两港正以“绿色+智慧”为引领,以互联互通为纽带,不断织密航线网络,创新物流模式,合力奏响“港通天下”的时代最强音——这不仅仅是两港的共兴传奇,更是中国方案对世界物流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