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江苏连云港:万里陆桥畅联亚欧 共建丝路“黄金通道”

【连网】(周莹)丝绸古道车马行,漫天黄沙驼铃清。历史悠久的古代丝绸之路见证了亚欧大陆贸易、文化和人民的千年情谊。

亚欧陆桥连贯东西,山海虽远心意相通。历久弥新的新亚欧大陆桥促进东西文明的亲密接触,彼此相向而行,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论坛老康07

一座“桥” 串起亚欧两大经济圈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六大经济走廊之首,新亚欧大陆桥承担中欧班列一半以上的运量,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贯穿亚欧大陆的一条洲际贸易干线。

这条大陆桥辐射8个省(区)、65个市(地、州)的430多个县(市),搭建了标准高、基础好、通行畅的东西交通大动脉,在巩固了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的同时,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作为开放的新轴线,新亚欧大陆桥密布了一系列通关口岸、自贸试验区,其通关过货的效率高、便利性政策多、开放型经济通道成熟,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

回顾这条大陆桥的发展,连云港是不能错过的一座枢纽城市。“自1992年连云港开行至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以来,连云港港从仅能依靠陇海铁路开展国内联运业务,如今发展到业务范围辐射5个出境口岸、覆盖整个亚欧地区,成为亚欧大陆间集装箱国际联运第一港,运输货物超过400个品种,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曾任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的张子扬感叹道。

铁锚、铁轨、基座组成的新亚欧大陆桥起点标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古朴庄重。绿色的铁皮车车头上“东风1808”号的铭牌光洁如新,好似马上就要开动。

时间回到1990年9月12日,中哈双方铁路在中国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正式接轨,标志着1万余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式诞生。

“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首趟班列从连云港出发并不奇怪。”长期研究港城陆桥经济的古龙高告诉笔者,因为连云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运输优势:首先连云港港是先有铁路后有港口,铁路直接延伸到港口中间,这让连云港港具有发展海铁跨境运输的潜质。其次,连云港建港时间长,从连云港出发的陇海兰新线是连接东中西最佳线路。再次,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连云港曾经参与多个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政策的制定,对相关的规定要求比较熟悉。这些因素最终促使了连云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首趟班列的出发城市。

论坛张芹09

“1992年,中外运连云港公司在总部和连云港市政府支持下成立陆桥运营筹备组,准备承接陆桥运营事宜,并成立了中国外运连云港陆桥过境公司。”曾经在中外运陆桥公司工作多年的沈刚告诉笔者,当时,连云港市领导带领他们公司业务人员专门到日本等地组织货源,保障了首趟专列顺利开行。

通过多方努力,1992年12月1日凌晨1点35分,满载着首批50个集装箱的783次国际集装箱专列从连云港集装箱码头出发,踏上了新亚欧大陆桥。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从东方起点连云港市发出第一列国际集装箱运输专列。

“这趟跨境集装箱运输班列共有50个标箱。”古龙高介绍,其中既有日本运往中亚过境的集装箱,也有中国出口欧洲的集装箱,还有从东南亚出口到中国内地的集装箱,经过8天多的运行,首趟班列于1992年12月9日上午10时,顺利到达阿拉山口站。

这条线路的开通,不仅让中国开辟了新的通往欧洲的通道,比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距缩短五分之一、运费节省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让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大洋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均可以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开展集装箱运输,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对这条线路的开通保持积极合作的态度。

一座“桥” 催生亚欧供应链网络

30多年来,新亚欧大陆桥通道沿线的亚欧公路铁路等陆路运输网络逐步多元化,中欧班列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公铁海、江河海、内陆无水枢纽港等多式联运体系更加完善。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完善的物流体系建设最初非常艰难。

如今,人们提到的中欧班列主要是指符合“五定”标准(即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中外集装箱货运直达班列。

其实,“五定班列”最早出现是因为新亚欧大陆桥。

因为当时中国铁路运力比较紧张,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计划需要层层审批。为了增强新亚欧大陆桥竞争力,1997年4月,铁道部开通了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定车次的“五定班列”,使得连云港到阿拉山口的运行时间由原先的15天至20天减少到6.5天。“这大大缩短了过境箱在国内段的运行时间,新亚欧大陆桥运输优势得到充分展现。”知情者金同富告诉笔者,当年过境集装箱运量就达到3.4万标箱,使得新亚欧大陆桥在欧亚陆海运输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后,这样的“五定班列”开始继续延伸到海外。2004年4月22日上午10时,一列满载76个集装箱的列车鸣笛启动,这既标志着连云港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国际“五定”直达集装箱班列开通,又标志着我国首列跨国“五定”集装箱直达班列的开通。

古龙高回忆,2007年,“五定班列”又迎来了高光时刻。2007年10月8日,由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市联手打造的连云港—莫斯科的过境集装箱“五定班列”在连云港首发,标志着新亚欧大陆桥通道的全线贯通。同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第六代特大型集装箱——“新亚洲”号集装箱船也安全靠岸连云港港。这两件事标志着海铁联运这一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式联运方式在新亚欧大陆桥的正式启动。

可以说,在过去的30多年里,这样的试水之作并不少见。

论坛老康03

1995年9月11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签署中哈两国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过境货物的协定。协定确定连云港为新亚欧大陆桥的出海口,哈萨克斯坦出口到东南亚的货物均通过连云港出口;明确连云港作为哈萨克斯坦出口货物的加工基地。

随后,中亚的货物成为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重点货源。

1995年11月23日21时,一辆满载着危险品货物的集装箱列车途经陇海兰新线,沿着古丝绸之路直达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这就是引起世界海陆联运界关注的新亚欧大陆桥首列整列运输。

古龙高是这个事情的知情人,他告诉笔者,这批货物是美国杜邦公司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危险品,共78标箱。过去运输渠道是经海运至西欧经独联体铁路转运,运输时间长,费用高。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首次经由中国转运。此批集装箱铁路过境运输由铁道部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心经办,一票直达,一次收费,分别清算。这就是连云港自贸试验片区“车船直取”模式的雏形,如今该模式已经在全国推广。

这趟专列于当年12月5日抵达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扎拉夫山站,创造了国际海陆联运史上的奇迹,也标志着新亚欧大陆桥已实现无障碍运输,进入营运新阶段。

一座“桥” 培育沿线城市产业带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认为,新亚欧大陆桥带动了沿线的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国内段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普遍提升,加大沿线公路、铁路、口岸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的升级,对于扩大有效投资、提升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变化来自陆桥运输的货物变化。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首趟大件运输班列从连云港启运。知情者金同富告诉笔者,那批大件货物是从韩国进口的大宇汽车。因为从来没有运输过大件,大家心中都没有底。

那时候,大件运输都是裸装上火车,需要派遣专人押运。当时恰逢冬季,整个班列需要通过零下几十度的戈壁滩,押运人员面临的考验可想而知。“我们带的粮食、水、水果全部被冻起来了,好几天没能吃上饱饭。有的同志因为太冷了,被冻伤了,回程是由其他人抬上火车的。”金同富回忆。

论坛老康05

今天,新亚欧大陆桥依旧是全国汽车运输的重要通道,来自郑州等地的汽车通过铁路运输到连云港,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国家,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稳定物流线路。不仅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也成为这条线上的新货种,汽车的产地不再是国外,而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城市。

今年4月,在连云港港码头场地上,1200台新能源汽车借助“华轮波西米”号滚装船发往比利时。这艘汽车船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立体停车库,可以平稳运送数千辆汽车漂洋过海。面对汽车出口的高增长态势,作为全国机械设备和车辆出口三大口岸之一的连云港港,充分发挥集疏运枢纽优势,定制个性化作业方案,为汽车出口贡献力量。

连云港海关驻港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采用“提前预约+优先作业”模式保障滚装船快进快出,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压缩50%以上,充分盘活了港口运力,为服务“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随着沿线城市产业的发展,这条新亚欧大陆桥上运输的货物也从传统的日用品、小家电变为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高科技货物,让这座30多年的新陆桥释放出更年轻的魅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天,新亚欧大陆桥正在成为国际物流的“黄金通道”,成为发展之路、希望之路和友谊之路。未来,连云港将更好地担负起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的责任,以自身的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