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江苏连云港: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连网】金秋时节,大地流金,沃野千里,丰收正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为连云港市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江苏省连云港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秋收时节,“丰”景如画。在海州区农发集团无人农场,工作人员用上了新科技——无人驾驶收割机。1亩水稻的收割,用时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这只是连云港智慧农业的其中一环。为了让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心,除了科技助力,连云港全市各地还在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在东海县石梁河镇刘金村,连云港市交通集团在这里实施高标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建设,不仅水清了,1500亩的农田灌溉也得到了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谈到粮食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问题的高度关注。这既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更高要求,也是对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其核心要义,全方位地落实好、实现好。”连云港市副市长、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稳定。”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排排温室大棚,规模令人震撼,花农们忙前忙后,悉心照料着一畦畦鲜花;村里的电商物流中心里,村民们忙着接单、打包、发货……谈起这几年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的变化,大家都认为“今非昔比”。在提前脱贫摘帽的基础上,该村线下和线上同时发力,去年鲜切花销售额达2.4亿元。在位于灌南县百禄镇尚庄村的灌南温氏食品有限公司肉鸡三场,鸡舍内实行“三层笼养”立体养殖,单栋饲养量可达37800只,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的工作效率。年产规模约544万只白羽肉鸡,带动本地就业300余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展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将统筹推进包括乡村振兴在内的各领域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灌南落地生根、结出硕果。”灌南县委书记任瑜说,灌南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项目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推动项目高质效、高水平发展,为“三农”发展奠定“稳”的基础、累积“进”的因素、增添“新”的动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合力谱写乡村振兴更加精彩的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清晨,到连云港市区各大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的菜篮子里,装满了品类丰富的肉、鱼、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老百姓从过去“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趋势,就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大食物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设施农业就是其中重要一环。在东海县桃林镇,北芹设施蔬菜基地种植大棚西红柿面积5000余亩,多达20个品种,因规模大、品质好、效益高,以基地为主产区的“东海西红柿”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食物观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在二十大报告出现之后,引发了不少热议。为应对国内食物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大力提高农业产能,以确保食物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陈凤说,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我们得以从更高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保障老百姓的饭碗,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秋,灌云县同兴镇伊芦村,满山的红枫映衬着四周的黛瓦白墙,信天游客栈的民宿、古色古香的伊尹街别有一番韵味。环境改造之下,文明乡风建设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像城里一样,闻闻谷香、听听鸟鸣,也是一种享受。在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村新型农村社区二期,153栋新盖的楼房和一期工程融为一体,农民们喜笑颜开。在这里,便民超市、卫生室、图书馆等成了“标配”。路边装的是太阳能灯,垃圾处理也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示要求,连云港市正抢抓农房改善契机,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已改善农户9799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3个。”连云港市住建局局长王友君说,连云港将严格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整合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等多项配套资金,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围绕“四沿”(沿山、沿河、沿海、沿库)加快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王文 张开虎 彭亚辉 张靖舒 殷开军 杨迅 徐维光 徐梓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