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港: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连网】近日,连云港市港口控股集团召开了《“十四五”绿色港口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汇报讨论会,数十位专家齐聚一堂,对港口未来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提升绿色智慧运营、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

“作为老国企,连云港港口将保持高度责任感,进一步把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低碳港口、美丽港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发展的‘含绿量’ ‘含金量’。”连云港市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丁锐在参加2021年首次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时,带头集体学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进一步坚定了港口“不环保、不作业”的工作思路,并明确绿色环保才是港口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带一路”首个实体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

“一带一路”首个实体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

着眼建设现代化新港城,连云港港口持续聚焦生态环保建设、绿色低碳运营、智慧科技创新等,全力打造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港口,成效显著。

聚焦“源头”  高效建立港口立体防护网

近年来,连云港港严格落实省市污染防治行动要求,从提升空气质量、提升水体环境、完善固危废处理等方面入手,坚决打赢港口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连云港港口全景

连云港港口全景

截至9月底,连云港港口环保设施累计投入超亿元,建成了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完成5个国标站(β射线)、65个粉尘微站(光散射)共72个点位建设工作,并搭建港口粉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TSP、PM2.5、PM10等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实时查看;建成了全港防风抑尘网7500米,配备苫盖网、喷枪、清扫车、洒水车,强制要求散货规范苫盖、道路堆场每日喷洒、转运车辆强制冲洗,确保施工工地无可见扬尘;在罐区、汽车装卸区、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均安装了油气回收或处理装置,并确保液体散货码头、储罐单位、修造船单位挥发性有机气体收集处理装置正常运行,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

由连云港港自主建造的国内首艘纯电动拖轮

由连云港港自主建造的国内首艘纯电动拖轮

除空气质量控制之外,连云港港口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已建成生活污水、油污水、含尘污水、综合污水等处理设施58套,部分设施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可用于堆场喷淋、道路洒水和绿化用水;严格落实“湾长制”工作,2020年开展巡湾1200余次;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处置工作,对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及洗舱水等污染物“应收尽收”。同时,积极推进港口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公害化的要求,对港口固废进行全过程管理,在港区普遍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规范分类收集。

数据显示,2020年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2排放分别下降30.2%和36.9%,提前完成了《一部一省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中提到的降碳目标,而这一数据有望进一步下降。

聚焦“体系”  加快形成港口环境保护链

近年来,连云港港口通过防护林、海岸滩涂湿地和增殖放流等措施修复生态,减少港口基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新建项目海洋生态补偿,构建海岸带和近海生态屏障,恢复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通过生态管理模式和维护机制创新,落实“湾长制”工作责任制,促进港口开发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十三五”期间,连云港港口累计投入1220.04万元用于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10类海洋物种,有效修复了海洋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连云港港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主体港区船舶污染应急服务工作,设有连云港区溢油应急主设备库及墟沟溢油应急设备点,并配备应急卸载泵、溢油围控、回收、分散、污油储运、监视监测系统等30余种设备物资及专业应急船舶1艘,应急等级为连云港区内发生溢油量小于等于10吨海上溢油事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船舶污染海洋应急演习,提高港口应急处置能力。

岸电

岸电

“构建港口环保生态链,不仅要从细处着手,还要从大处着眼。”市港口控股集团卫生环保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循,近几年来,他们连续下发了《港口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港口散货作业污染防控措施》、《港口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港口环保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完善港口功能规划布局,形成了以连云港区为主体,以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为两翼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连云港区将进一步规划调整为自贸区港航中心、超大型智能化集装箱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绿色专业化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液体散货中心等“五大中心”,国际枢纽海港能级和形象将进一步提升。

聚焦“创新+”  为港口经营增添“最强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有效控制污染和碳排放,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效率和水平,这是连云港港实现节能降碳、降本增效的又一“法宝”。

针对高粉尘货种作业,连云港港研发了专用除尘漏斗,攻克了吸口位置、管道形状、粉尘回输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解决了卸船、装车过程中水泥熟料粉尘外溢的问题;针对急剧增长的混矿作业需求,连云港港通过自主创新增设混矿作业控制系统,实现卸船线与装船线无缝对接,并对皮带秤进行改进,制定混矿作业标准操作法,最终在国内港口率先实现大批量混矿安全高效作业;大力推广“车船直取”操作模式,减少落场、转运、人力灌包等作业环节,仅有色矿一个货种,每年可为货主减少600万元货损。

自贸区港航中心

自贸区港航中心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连云港港口技术研发中心高兆福团队,从数百种工业废渣和化工产品中,筛选出碱渣固化淤泥及尾矿等配方技术,解决了高效、经济及绿色资源化处理淤泥这一国际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内河码头堆场等工程上得到成功应用,成功实现“变废为宝”。

除此之外,连云港港还通过深化港口作业机械、港作拖轮电能替代,加快太阳能、风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照明、数字照明产品在港口的应用,创新“爆破挤淤”“软基加固施工”等绿色施工方式,大力研究推广BIM技术,在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效应。

聚焦“绿色+”  为港口发展填补“最亮底色”

2021年8月24日,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纯电动拖轮在连云港港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港口作业纯电动拖轮的空白。对比同级别的燃油拖轮,同样的作业量,该艘纯电动拖轮每年可以节约燃油消耗300吨左右,减少900吨碳氧化物排放,相当于400多辆小汽车的排放量。

这是连云港港口利用创新前沿技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又一次探索。早在2010年,连云港港口建成了首套高压船用岸电系统,并成功在业内推广应用。截至目前,连云港港已建成9套码头高压变频岸电系统,15个泊位具备提供岸电条件,实现“一体两翼”岸电布局,覆盖了通用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等。连云港中韩轮渡公司的两艘客滚船“紫玉兰”号和“和谐云港”号轮均具备船舶受电设施并实现了岸电常态化使用。

防风抑尘网

防风抑尘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连云港港还与国网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共同建设5MW港口岸电储能电站,利用储能技术有效地实现峰谷电能的转移,夜间一次性储能可满足纯电动拖轮的充电,有效提高港口电网运行效率,降低岸电终端的使用成本,再次向港口低碳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从LNG项目研发到探索纯电池在海船上的应用,港口人给自己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从世界首创的“船用高压变频调压不间断供电岸电系统”到国内首艘纯电动拖轮自主建造,港口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业内认证的“不可能”。

“十四五”时期,连云港港还将从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用能体系、优化改进生产工艺、加大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绿色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集中智慧,联合攻关,全面助力连云港港口加快低碳、生态港口建设,加强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绿色智慧港口,为实现“科技强港、科技兴港”,打造绿色港口、绿色交通增添原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