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日报社)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

目录

1. 前言

2. 政治责任

3. 阵地建设责任

4. 服务责任

5. 人文关怀责任

6. 文化责任

7. 安全责任

8. 道德责任

9. 保障权益责任

10. 合法经营责任

11. 后记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办公楼外貌(2023年)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  

《连云港日报》创刊于1958年3月1日,是中共连云港市委机关报。《苍梧晚报》创刊于2000年10月1日。2013年12月26日,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与连云港日报社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行集团党委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连云港日报社仍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连云港日报社已经由过去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连云港日报》及“两微”《苍梧晚报》及 “两微”、连云港发布“两微一端”、连网、“学习强国”连云港通讯总站等5个主要媒体平台,全媒体用户超过300万,两报发行量8万余份。近年来,集团不断创新办报理念,深化媒体融合,提高服务质量,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连云港发布获评“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布)‘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等多项荣誉。


2023年8月8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日报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秉持“主力、主流、主导 ”办报理念,紧扣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加快实现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苍梧晚报》小记者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清洁海岸志愿服务中心被共青团中央等8部门联合授予“母亲河奖”,新闻义工团、助学公益行成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三)2023年度获奖情况

在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赵超构新闻奖评选中,共有2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10件。消息《“一带一路”首个实体平台成为贯通欧亚标杆》;通讯《盐碱地崛起的世界一流》《“蜘蛛侠”“抱娃哥”超刚正》获得一等奖。

二、政治责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好全国两会、中欧班列论坛等重要活动等宣传报道,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解读国家法规政策,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对外传播,讲好港城故事。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和政治家办报要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创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策划推出《“工笔画”里看“连”通 》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报道分为《“连”通在故事里》《“连”通在丝路上》《“连”通在强支点上》3个专题,通过10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跨越万里的异国异地采访、深入翔实的新闻实录,用10个短视频,10个图文并茂的专版,《好一幅“工笔画”》《好一场“奇妙之旅”》等两个融媒体产品,全媒体、全方位展现港城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在新起点上笃行不怠、勇毅前行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省市两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一带一路”等大型重点报道,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奋战攻坚突破 奋力争先进位”“时·势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30多个专栏。


《连云港日报》开设“工笔画”里看“连”通等专栏(按顺序分别为2023年10月17日、10月15日、8月3日版面)。

(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努力打造高效的新闻传播平台,第一时间发出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连云港日报》头版刊发“连报时评”“连报快评”60多篇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开设“深读”版,推出《政策暖风 吹皱经济发展一池春水》《突破5000亿,港城规上工业需过几道坎?》《“上新”的港城加速奔跑》《港城攻坚突破的底气何在》《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等50多篇稿件,观点深刻、行文严密,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时代性。

《连云港日报》开设“深读”版面(按顺序分别为2023年2月3日、2月6日版面)。

(三)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2023年,《苍梧晚报》精心打造民生报道重点栏目——“新连民生”,联合12345、城管、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解决60多个困扰百姓“急难愁盼”棘手事,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设立“热线追踪 为民办实事”专栏,专栏稿件深入现场,调查翔实,真实反映老百姓的诉求,推动了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苍梧晚报》推出“新连民生”专栏(按顺序分别为2023年10月14日、8月6日版面)。


(四)积极开展对外传播工作

以精品生产推动对外传播,全年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刊发稿件和图片110篇。“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累计发稿2207篇,其中102篇稿件被全国平台采用。编辑出版《国际日报》连云港之窗50期,进一步扩大连云港在海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三、阵地建设责任

顺应媒体发展新趋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一)丰富融媒体矩阵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立体化融媒体矩阵(2023年)。


以报、刊、网、端、微、屏六大传播平台为基础,建立包括连网、“连云港发布”“两微一端”及视频号抖音号、《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微信微博抖音号等媒体平台,形成立体化融媒体矩阵,总用户超过300万。


(二)做好融媒体报道

“连云港发布”推出系列融媒体爆款产品(2023年)。


2023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全委会、全国省市两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加强内容策划,发挥网微端新媒体矩阵集群优势,通过文图、音视频、海报、一图读懂等多种形式开展报道,推出“链上看产业” 系列短视频,开办《现在播报》新闻栏目,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讲述港城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2023年新媒体平台10万+稿件323条,100万+稿件57条,最高阅读量999.6万。


(三)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按照“前端一体、终端多元”要求,坚持统分结合、移动优先原则,重组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成立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全媒体采访中心、新媒体中心、教育融媒体中心、《连云港日报》编辑部、《苍梧晚报》编辑部等部门,在新媒体中心增设视频部,全媒体采访中心设立产业经济新闻部、城建交通部、政务法治部、文旅卫生部、政务要闻工作室、图片工作室、热线监督工作室。强化用户意识,实施《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和“连云港发布”等媒体平台新一轮改版,不断提升媒体平台新闻性、可读性和服务性。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2023年)。

四、服务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设专栏专题,及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刊播政务信息、惠民政策,反映百姓呼声,发挥了“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信息服务

聚焦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一系列惠民政策,及时刊发各类政策信息。《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发布”等媒体平台开设“名医有约”“天气早发布”“新书一瞥”“好书推荐”等专栏专题,提供天气、健康、文化等百姓日常生活资讯。


(二)社会服务

发挥党媒优势,倾力打造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中高考新闻宣传为重点,结合融媒体宣传特点,及时准确高质量完成教育新闻发布。在中高考前期,各媒体平台发布学习指导类稿件,受到广大家长和考生好评。苍梧小记者视频号发布中高考相关视频作品十几件,其中中高考优秀学子视频最高播放量达400万。积极举办《苍梧晚报》小记者走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登上海巡船、小岛山植树等活动。


2023年4月28日,《苍梧晚报》小记者参加社会实践。


(三)公益活动

2023年,《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共刊登公益广告170多个版,连网、“连云港发布”客户端在首页滚动播放各类公益广告。依托“清洁海岸志愿服务中心”“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等公益团队,开展多场线下公益活动。


《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刊发的公益广告及公益性栏目。(按顺序分别为2023年5月11日、2023年2月28日、2023年7月19日版面)

五、人文关怀责任

注重以人为本,深入聚焦基层,恪守专业操守,积极回馈社会,充分彰显人文关怀责任。


(一)民生报道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精力下沉一线,围绕民生民利,《连云港日报》开设“民生”版、《苍梧晚报》开设“家门口”版,“连云港发布”客户端、连网设立“健康”“教育”等频道开设专栏13个。推出一批反映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稿件,积极践行“三贴近”原则和“四力”实践,讲述感人故事,关心百姓冷暖,挖掘百姓身边鲜活、感人故事,反映出港城大地发生的喜人变化。2023年共刊发各类民生相关报道5100多篇。


(二)做好灾难和事故报道

   坚持人文关怀,主动引导舆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展现媒体责任担当。2023年,针对暴雨、台风、地震等突发事件,先后刊发《连云港市提前部署防御台风“杜苏芮”》《渔船进港避风防御台风“杜苏芮”》《我市进入防御“杜苏芮”实战状态》等新闻,及时发出预警,做好防灾抗灾的报道。


(三)坚持以人为本

为讲好港城故事,做到“心系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以身边人、身边事来展现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2023年2月6日起,《连云港日报》联合“连云港发布”客户端推出“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专栏,记者深入一线听民情、访民生,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展现来自基层的新气象、新风貌,讲述港城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

六、文化责任

对重要文化事件、重要文化人物、非遗、历史、人文等领域进行深度挖掘报道。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地方文化,以媒体的力量不断引领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和社会风气向善向好,为连云港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持。


(一)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专栏,分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两个子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连云港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条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连云港的生动实践。在《连云港日报》一版报眼位置刊发40多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氛围。


(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办好文化周刊,做好“山海经”“悦读”“花果山”“海州湾”等专栏的出版,打造本土力作,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展现连云港云台山的景观资源和优秀的人文传统。从2023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广大市民以及海内外关注连云港的游客中,开展了“云台新景二十四”征集评选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山海经”“花果山”“海州湾”等专栏,打造本土力作(按顺序分别为2023年6月9日、2023年2月10日、2023年9月23日版面)。


(三)推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各领域科普知识宣传报道。《连云港日报》推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任立凯、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燃料一班工程师郑海全等一批科技人物典型。《苍梧晚报》整版推出《从连云港出发 指向星辰大海》,报道连云港走出去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李顺成的感人事迹,让百姓近距离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真实情况,激发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内生动力。

七、安全责任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日报社)将强化“四个意识”贯穿在党报采编发各环节,坚决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保证内容品质和出版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刊播差错。高度重视内容生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值班制度,严把新闻产品质量关,增加每晚9点半的视频碰版会,带班领导、集团编委靠前指挥,加强统筹,提高把关质量,提升集团办媒体的效能;科学调配校对力量,切实提升日报、晚报和新媒体的编校质量。


八、道德责任

通过健全制度规定,加强业务培训,严防虚假新闻,禁止有偿新闻,推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遵守职业规范。严格遵守新闻职业规范,要求全体采编人员自觉遵守新闻采编规章制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认真执行《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新闻采编人员行为规范》,全年未出现违法违规问题。二是维护社会公德。制定出台《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办法》《员工自媒体发布管理规范》,开展互联网工作群组和员工自媒体专项检查,约束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自媒体言行。发挥媒体优势,开设“道德模范在身边”专栏,传递真善美,维护社会公德。三是接受社会监督。采编人员严格遵守职业规范,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接受社会监督。在《连云港日报》和连网公开联系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对群众举报信息予以回应。

2023年12月29日召开的月度新闻质量评议会。

九、保障权益责任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日报社)做好人才服务保障,不断完善福利体系,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一)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设立法务工作室,依法保障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新闻采编活动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及时为因采编行为受到人身侵害、打击报复的从业人员提供保护。


(二)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全年引进采编人才5人,均按劳动法规签署合同,5名高层次人才纳入事业编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薪酬福利制度,保证每位新闻从业人员按时领取薪酬,缴纳“五险一金”。关心关爱干部职工,每年组织员工健康体检,认真落实带薪年休假和各类带薪休假制度,对于因工作等原因未能休假的人员合理安排调休,保障员工切身利益。


(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认真做好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组织员工办理新闻记者证换发手续,及时回收、注销不符合申办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扎实做好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引导员工规范持证。2023年,集团持证人员年审合格109人,注销新闻记者证8个。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制订集团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媒体融合的需求,建立业务培训机制、跟班学习机制以及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采编人员参加新华社融媒素养培训等在线学习6次,开展业务练兵3次,组织党员参加“百万党员学宪法”学习测试,推动传统媒体人才向融合型、综合型人才转变。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落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总要求,定期召开经营月度过堂会,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推动产业稳健运行。严格遵守法律,遵守网信、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经营行为合法规范。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两分开”,未向采编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杜绝违法违规广告,严格落实广告审查责任,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未接到相关部门、组织作出的行政处罚、通报批评。

十一、后记

(一)回应

针对上年度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媒体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等专栏、专题,以实际行动和宣传成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优势,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统揽,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H5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连云港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和生动画卷。三是以“党建融媒+全媒体队伍建设” 建立业务培训机制、跟班学习机制和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举办“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集中学习培训,加快传统纸媒单一型人才向媒体融合发展全能型人才转变。


(二)不足

2023年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新闻作品贴近性、生动性不够强,服务大局的水平有待提高,精品力作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媒体融合深度不够;传统报业产业增收空间不够广,非报产业盈利能力不够强;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具体改进举措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集团将聚焦“新闻提质、经营增效”两大主攻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1.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推动二十大宣传向纵深。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坚持把准政治方向、把牢舆论导向,通过创新性呈现、时代化表达,全方位、多维度宣传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2.紧扣中心工作,全面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紧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这条主线,精心组织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连云港被确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H5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连云港书写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首年答卷的生动画卷。


3.讲好港城故事,扎实推进外宣工作上台阶。以“立足本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目标,紧扣自贸区建设、雷锋车精神、“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中欧班列论坛等重点外宣项目,借助《国际日报》等媒体平台,坚持一月一主题,以“外乡人”视野,用情用力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现新时代连云港形象。


4.深化媒体融合,持续提升媒体平台影响力。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求,推动党报提质、党网提速、融合增效,强化用户观念,突出移动优先,增加“连云港发布”客户端互动性、服务性,及时报道全市各领域、各条战线的生动实践。


5.创新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作模式,盘活党媒品牌资源、公信力资源,积极开辟新业务,主动抢占新市场,努力在效益上形成明显起色。


点击图片查看H5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