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居家养老成为90%城市老人选择——我市居家养老系列观察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养老需求和负担加大,随之而来的养老方式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征。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现有人口459.9万,60岁及以上人口为93.85万,占人口总数20.4%,65岁及以上人口为67.27万,占人口总数14.63%。国际上一般有这样的认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在20%到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我市已经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这种形态变化既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成为多元养老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挑战。相较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更容易被国人接受,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可以享受到专业的社会化服务

“真的很感谢民政部门和社区,卫生间加装了如厕扶手、淋浴扶手和坐便椅等,太贴心了,孩子们再也不用为我担心了。”昨日,家住新浦街道的姜大爷看着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家,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姜大爷行动不便,他所在的社区帮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了适老化改造,工作人员很快上门安装了换鞋凳、助行器防撞条、防撞角等。

  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家中居住,日常生活由老人自理和亲属照料,社区提供全面周到服务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国现代化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我国国情的养老解决方案,既符合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又能满足大多数老人在家养老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基本内涵是尊重和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养老需求,同时发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基本作用。居家养老的优势在于,老年人能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这也是传统家庭养老的含义。此外,老年人在家中应当享受到专业服务部门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不是单一的老人在家居住或有老年人的家庭承担全部养老责任,居家养老具有社会性,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企业、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全方位社会扶助养老模式。

  九成城市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在老年人眼里,或许再高档的养老院都比不上自己的家。机构养老虽然生活条件较好,但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很难保障隐私。据民政部门介绍,在城市,90%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有儿有女,我自己能蹦能跳,还有退休工资,去什么养老院啊。平时和老伙计们聚一聚,社区就有食堂,还有乐龄生活馆,舒服得很。”家住路南街道的王大爷说。

  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来说,养老院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居家养老自由性较高,隐私可以得到保护,而且住在自己家里更自在。但是独居老人在家的安全性较低,一旦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同时,现阶段家庭结构急剧变化,大量出现的“421”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等,已经严重弱化了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养老能力。

  居家养老依托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适合于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在老人行动不便时,可享受上门陪护服务;无暇做饭时,可去社区养老机构享受老年人营养餐……老年人住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无忧。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日益提升

  目前,在我市市区,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机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和其他相关公共服务机构的社区居家养老组织体系,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均得到提升,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别是社区卫生人员为居家老人开展的巡诊业务、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服务,深受欢迎。

  记者发现,随着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居家养老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养”一体化服务,老年人不用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社区服务中心除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康复按摩、医疗巡诊、病发送诊及治疗等医疗服务。

  此外,居家养老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区内“医”“养”资源融合,老年人不再把医院当成养老院,与急需住院的人挤占有限的医疗资源,降低了社会成本,不会贻误病情,减少了意外风险。同时,还能够减轻家庭、子女物质精神压力,使他们安心工作。

  居家养老也能够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据测算,我国2亿多老年人口可撬动1.2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社区养老服务除提供理发、餐饮等生活照料外,就医、康复、保健、关怀等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与之相应的设施、培训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还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庄婷婷)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