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医药产业如何乘风破浪

gb11观点b

【连网】  近日,工信部组织的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结果揭晓。在此次全国20个入选集群中,江苏占据3席,分别为常州新型碳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泰连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港城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板块,医药板块一直是港城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板块内的企业质量、创新能力、纳税能力长期居于全市产业板块前列。当前,我市正在进入“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医药板块继续乘风破浪,参与全球竞争呢?

医药产业集群化走向成熟

港城医药板块崛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完善城市工业门类。在这样的号召下,我市先后建成了东风制药厂、连云港制药厂、连云港中药厂等一批企业。

作为工业经济门类,医药板块虽然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但是整体的生产工艺和运营模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就为连云港培育新医药产业创造了先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药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生活诉求。在产业特性、区域特点、关键人物和时代特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连云港医药产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中国医药的连云港样本。

近年来,医药板块更是成为港城工业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多次代表连云港参与全国产业竞争。市工信局提供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共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44家,其中医药制造企业37家,实现产值589.5亿元,同比增长13.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7家,实现产值6.6亿元。在布局方面,我市已经形成市开发区新医药产业园为核心,大浦原料药板块、海州区新医药和医疗器械板块、灌云县原料药板块、东海县中药材种植板块等多区域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在企业方面,培育了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一批行业领跑者,恒瑞医药和以正大天晴药业为核心的控股型制药企业中国生物制药进入PharmExec(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名单,成为首次上榜的中国企业。在产品方面,建成抗肿瘤药物、新型中成药等六大生产研发基地,形成生物药、化学药品制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八大产品群。

2019年,为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工信部启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从全国遴选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如果把入选的集群比作“国家队”,那么这场竞赛就是“国家队选拔赛”,入选数量自然成为对各地产业发展的集中检验。市工信局转型升级处处长安尚锐介绍,我市医药板块成功竞标,是国家层面对连云港多年来深耕医药产业的充分认可,进一步巩固了我市在全国医药创新领域的龙头地位,对加快“中华药港”建设,擦亮“中华药港”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竞标成功后,中央财政将对集群给予连续支持,不断促进集群健康快速发展。医药板块发展如何“攀高争先”

当前,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停滞了上百年的医药化工产业正面临生物医药科技冲击,传统的制药生产工艺正在被颠覆。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医药制度改革推进、新药持有人制度的落地,传统的医药营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面对这些变化,连云港需跟上。

恒瑞医药是港城的龙头企业,是崛起于化学制药行业的港城龙头。其创新研发能力位居全国化学制药行业首位。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恒瑞医药奋斗了50年。在化学制药时代,一个跨国大型医药企业的崛起,正常需要百年。以辉瑞公司为例,其创建于1849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在生物科技时代,这样的行业发展规律正在被打破。以全国知名的君实生物为例,其2012年成立,目前市值已经超千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君实研发费用投入已经达到了9.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5.38%。同样,成立不久的苏州企业信达生物不仅赶在恒瑞前面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企业,其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

业内统计显示,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14.3%,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远超行业平均增幅。面对如此强大的产业增幅,港城的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呢?目前,我市医药龙头企业已经纷纷布局生物制药板块,其中恒瑞在苏州、豪森在常州、正大天晴在南京分别布局了生物医药板块。其他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生物制药技术研究。

与传统的化学药进门门槛低不同,生物医药行业是技术密集、创新驱动型的行业。其生物制药过程中应用了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及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涉及了基因工程细胞或菌株的构建、高密度高表达发酵工艺的工业化放大、重组蛋白质的分离及纯化等关键技术环节,对设备仪器及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生产过程需密切监控。“化学药车间主任大多数是硕士,而在生物制药车间硕士学历只能做一般的生产人员,越来越多的博士成为生物制药车间主任。”港城一位大型药企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因此,连云港要想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必须从上游开始招引相关企业,并大力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

搭建研发平台促进产业持续增长

对药企来说,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重大传染病药物与疫苗研发不可或缺的硬件,也是研发生物药物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国内仅有68个P3实验室和2个P4实验室,并集中于疾控与中科院系统下。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近年来,我市医药企业开始纷纷涉及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其对P3实验室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我市目前最高级别的安全生物实验室为P2级别,很难满足药企新的需求。国内药企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家张佩宇曾表示,目前国内多数研发药企不得不在数量有限的P3实验室外排队做细胞实验,遇到疫情这样的紧急情况,国内P3实验室资源饱和,药企给钱也找不到地方做实验。

当前,我市要想抢抓生物制药发展机遇,加快相关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其中P3实验室就是一个不可少的平台。

当然,高等级生物实验室建设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包括管理、人才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个立志于发展生物制药的城市,连云港不能缺位,要主动承接机遇,抢抓科技革命成果,驱动港城生物制药产业加快发展。当然,生物制药产业研发和生产涉及的公共平台还很多,比如生物抗体技术研发中心、分子医学检验检测中心、生物抗体药CRO服务平台及生命健康免疫评估与干预中心等。为此,我市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需广泛吸取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经验,加快让港城生物制药浮出水面,打造港城医药产业新的增长极。(□ 周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