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周莹)随着自贸试验区、综合物流保税区等一系列开放平台的建设,高新区、徐圩新区等一批产业园区的崛起,港城集聚的信息流、人流、物流等资源日渐丰沛,区域服务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日前,我市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9940个,占32.1%;制造业8185个,占1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85个,占8.8%。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10643个,占5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2533个,占10.3%;住宿和餐饮业20388个,占9.4%。数字显示,我市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传统型服务业体量大
盈利能力不强
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周立岩表示,刚刚出炉的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市的服务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势头不容小觑。但是在分析我市服务业质量水平时,又发现连云港服务业传统产业比例高,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例如在批发门类中,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比重高,贸易经济与代理这种高端批发产业比重较低。
我市地处南北东西交汇处,拥有连云港港这个深水大港,但连云港物流产业发展并不快,大部分快件都需要从淮安或南京中转,且没有全国排名靠前的大型物流企业。作为苏北重要的农业大市,连云港也缺乏具有实力的农业交易市场。此外,连云港同日韩隔海相望,但是跨境贸易发展始终缺点“火候”。归结这些问题,关键是连云港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慢。
现代服务业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动漫网游、检验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服务、地理信息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市电子商务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迅猛,但是工业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一直不快,阿里巴巴内的连云港企业屈指可数。连云港高新区成立之初曾经想涉足软件服务外包领域,也招引了一批孵化器,后因人才和场地的限制,这个产业始终难见“起色”。在环境服务业方面,我市除方洋水务、中复连众等企业外,几乎难见大型的环境巨头。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目前,连云港服务业发展是体量大,质量弱。为此,我们应加快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从市场出发,加快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专项规划编制
加速服务业产业园布局
作为与工业经济密不可分的生产性服务业,连云港要想做大做强服务业,关键是要推进服务业和工业相得益彰地发展。
分析连云港各县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可以将我市的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以海州区为例,海州地处城市主城区范围,拥有全市最多的商业综合体和人力资源,因此最适合发展以商贸为特色的生活性服务业。目前,海州区服务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大型商圈。市区一家商业综合体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一个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根本是依托于商圈。但目前该区的商业综合体基本上都是孤木支撑,这就加大了商业综合体做大做强的难度,也加重了企业打造品牌的成本。建议海州区未来商业综合体或者商业街区设计应该尽量向目前的商业综合体倾斜,围绕目前的商业综合体加速培育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商圈,做强商贸板块。”
专家建议,我市应加快建设以港航物流、跨境金融、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促进小组,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规划引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等平台载体需通过设立服务业促进局等方式,推动该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配套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配套一系列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优先保障中小微服务企业的信贷需求。
政府政策+市场培育
探索构建新服务业产业格局
金华是浙江服务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区域,其发展最大的特色就是政府政策+市场培育模式。金华市政府通过出台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数字(网络)经济、服务贸易、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整合现有的“一带一路”、商贸流通、数字(网络)经济、现代物流、服务贸易、跨境电商、招商招才、金融服务等方面政策,集成现代服务业“全链式”政策支持体系。与此同时,该市还构建起“募、投、管、退”全链式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的“金华新动力”。聚焦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发展需求,与北京东方弘道资本等基金公司合作,设立基金4只,撬动、引进社会资本33.9亿元落地,投资36个项目,拉动项目总投资189.39亿元,有效发挥试点专项资金“放大效应”、政府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的“乘法”功能。
当前,我市各县区的工业经济正在加快发展,各区域的服务业必须要适应当前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实现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此,卢山建议,我市各大功能板块应从园区企业的供给端发力,聚焦数字技术、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科技研发、数字文创、高端航运服务等高端领域,努力招引培育高端服务业龙头领军企业、成长型企业,谋划推进一批服务业高能级平台。需围绕“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提升发展平台经济,制订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数字文化产业(包括网络文学、阅读出版、动漫、游戏、电竞等门类)发展,加快城市IP打造。加大促消费回升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夜经济品牌街区。探索打造进口商品“苏北仓储中心”,探索建立出口产品内销便利渠道,努力探索供需无缝对接新平台新模式。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