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周莹)6月以来,港城各县区夜经济风生水起。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定制餐饮服务等一系列新型消费方式在我市不断涌现,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消费回补、潜力释放,激活了大量潜在的市场机遇,成为港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抓手。这些新消费模式、新消费渠道、新消费业态不断创新,实现了港城线上线下消费的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为港城服务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当前,港城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但是形势正在逐步向好方向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继续做大做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开掘广大的内需市场,倡导新消费行为,补齐区域发展的消费短板,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顺势而为,推进消费升级。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社区团购等线上消费风起云涌,快速地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消费。今天,我们推进城市消费升级就是要不断放大以追求创新和变化,更加偏好新产品、新体验的消费文化效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急需的高质量服务需求。为此,各地各部门要加快调研区域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生鲜电商、直播带货、夜间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业态,提升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要积极地鼓励新消费,让网络购物、指尖购物为消费者和商家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全球各地的优质产品依托网络进入港城市民家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因势利导,整合消费资源、渠道,努力带动市场下沉。当前,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等问题依旧困扰着社会供需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要加快制定流通领域规划,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层次,努力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全链资源畅通,打通农村和城市的产销对接通道,最大范围开掘内需市场的腹地。与此同时,要借助新消费模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应势而动,促进新增长。如今,线上消费方兴未艾,新消费诉求层出不穷,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放大内需市场的优势,不断推进城市数字信息技术成熟,不断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让这些消费诉求变为消费行动,带动区域经济新增长。各级监管部门要秉承包容审慎原则,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持续助力新消费蓬勃发展。各地企业要抢抓新消费发展契机,不断提供符合消费诉求的新型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当生产发展和内需消费同频共振的时候,港城经济必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寻求到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