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是否也需要民俗文化村

【连网】(张晨晨)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慢慢增多,尤其在乡镇,民俗活动的紧俏度要远远大于城市。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曾是城市居民旅游热门目的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涌入农村,寻找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活,这使得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发出新活力。村民们由此有了新营生,不再仅依靠传统农业过日子。

实际上,伴随着近年来弘扬本土文化,大力宣传保留民俗,我国各地的民俗村可谓遍地开花,曾经存在的、新建的、正在建和待建的比比皆是。然而,纵观我市,却尚未有成型的民俗村。如何在现代快节奏的商业时代里留下宝贵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重视的问题。那么,民俗村需要与否,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件事。

文旅融合趋势强劲

各种民俗村遍地开花

“民俗村之所以称之为民俗村,在于将民族美食、衣着、民族建筑特色、民族文化等整合体现给大家。”我市非遗研究专家介绍,如今在国内,诸多城市都出现了民俗村,这些民俗村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民俗村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民俗村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目前尚存明清民居50余幢。整个民俗村将古文化融于古建筑中,每种建筑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古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在陕西,因西安市为多朝古都,以文化底蕴深厚为缘由,历朝历代在西安市附近留下诸多有名的古村落,其中以咸阳袁家村和韩城党家村较为古老和有名。山东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的民俗村,树高林密,路直田方,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兴旺景象。除此之外,甘肃兰州的晴望川民俗文化村,也为寻找黄土地年代的“专属记忆”而矗立在那。

这些文化村遍地开花,共同点在于都是一个集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客栈民宿、非遗传承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针对如何抢救日渐式微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其实业内一直都在探索。”业内人士称。对本土民间艺人摸排造册,拍摄视频资料存档,编撰民俗文化书籍,演艺人员承袭弘扬等,是抢救民俗文化的一般手段,也是非遗项目保护与利用的既定流程。但毋庸置疑,一座民俗村的存在,将是进一步盘活和传播这些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座城市,伴随它的历史和发展,会出现很多文化元素,连云港人总结了很多跟连云港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化,比如山海文化、陆桥文化、淮盐文化、徐福文化、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渔业文化等,这些文化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地方民俗底蕴。我市是《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和朱自清《背影》等名作的诞生地,这些文学名作中,记录了诸多与本土有关的民俗文化,是宝贵的开发资源。但据记者调查得知,目前我市除了盐河巷、民主路、连云老街等景区具备显著的民俗文化元素,并无一座明确存在的民俗村,用以集中展示和盘活本地特色民俗文化,殊为遗憾。

我市有文学名著打底

或可助力打造特色民俗村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关中百年巨变的现实写照,一部渭河平原近百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因为这本书的影响,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以原著为建筑蓝本兴建的仿古建筑群拔地而起,该地以拍摄服务为主,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既有关中民居的古朴风范,又有现代艺术的奇思构想。而其中“白鹿村”“滋水县城”的存在,俨然就是一座展示关中民俗文化的绝佳载体,关中大席、戏院、衙署、城隍庙等。每至旅游旺季,这里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毋庸置疑,一些民俗村致力于把文学作品里、荧屏上的民俗文化,转化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景象,这样的“嫁接”,一方面可以借助名著名人效应,不断满足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也更有助于将民俗文化融进本就存在的故事内核,带给人们更多个体情感和人文精神上的共鸣。譬如说,李汝珍在我市板浦创作《镜花缘》时,就取材于海州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关海属地区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化活动及与作者相关的故事传说。其中关于“不进港”“云台山秘方济岐舌”“桑墟十湖”“海州辣黄酒”等民俗文化元素比比皆是,如能借助民俗村一一展现,定然历史风味十足,文化趣味盎然,也能进一步打造成为我市文旅名片,只是如今在此方面并无明确思路和进展。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特色的渔业文化也是我市的独有民俗,这些渔民俗,也在不少文学著作中有所体现和提及,譬如我市黄窝村的渔民俗。因其地理区位独特且优越,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处“世外桃源”。而其渔民俗也是独树一帜,如今却同样陷入式微的境地。“我们村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最辉煌时,渔船有120多艘,如今1艘也不剩了。”村里相关负责人颇为无奈。他们深知该村古老的渔俗文化如果就此没落,乃至消失,将会是该村历史民俗文化上的重大损失。故而,为了留住该村渔俗文化,村委会牵头在该村开始了废弃闲置渔具档案的征集整理工作,并同时对该村一些老渔民进行走访调查。

“目前,我们已经征集了十几件渔具,历史跨度近一百年,打算作为展现本村海洋渔业民俗文化的‘标本’进行展出。此外,我们还征集了二三十件村民家中的古董家具。后续还会继续征集和整理。这些老物件虽破旧、古板,但无一不诉说着本村原汁原味的乡俗乡情,是值得我们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该村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打造民俗文化村

要警惕过度商业性开发

“越来越多的民俗村出现,我们的民俗还在吗?”这是不少地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些民俗村的出现,得益于商业时代的来临,经济步伐的加速,但与此同时,也为民俗文化蒙上了一层商业气息,乃至破坏了浓厚的民俗观念。

例如陕西袁家村,这里为游客将美食、娱乐、民俗文化整合在一起,集中展现给了大家。让大家在吃喝玩乐的同时感受浓厚的陕西本土民俗文化。可是大量出现的民俗村,也催促着其经营模式愈发商业化———除了开发商强制要求的经营范围以民俗为主,其余经营项目早已与市场无差异化,市区街道上卖的小吃、饮料、速饮食品等早已落户于民俗村,很多民俗村,被商业化的氛围渲染过重,以至于丢失了原本民俗村的淳朴,仅仅存在于形式之上。

“发展民俗村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自信、大操大办。需要擦亮眼睛仔细掂量:村里现状如何?优势在哪儿?村民怎么看?环境是否允许?要对项目规划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再建设一个有里有面儿的民俗村。”业内人士坦言,在建设之初和经营过程中,要做到想内涵、多策划、强管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重要的是,要以民俗文化为魂,结合自身优势谋求适度发展,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乡村特色文旅品牌。要以村民为主体,激发大伙儿的致富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到民俗村的经营活动中来,让村庄充满活力和灵气。

当然,一个成熟的民俗村,还必然有着独具特色的创新运营机制和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比如平遥古城,无论是交通线路,还是内部的住宿设施,都有着较高的水准。同酒店相比,自家经营的旅店卫生程度相差无几,而且更具民俗特色。如此一来,游客当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入住古城内的农家旅舍。而我市作为一座文旅城市,若是想拥有这么一座特色民俗村,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