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徐黎一)连日来,港城交通方面不断传来好消息给旅游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两三年,将有更多人利用周末来连度假旅游,或者错峰实现一次海滨城市的观光之旅。如何更好地擦亮港城冬季旅游的招牌,实现淡季不淡已迫在眉睫。业内人士建议,港城的景区不妨紧密抱团,通过取长补短,打好组合牌,形成配合战,最终实现吸引游客、服务游客、留住游客的目的。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地
带来新机遇
昨日,城市动车投入运行。今后,不仅东西城区的居民往来更加便捷,来连度假的游客,也可以通过城市动车便捷换乘到连云,继而展开一段浪漫的海滨之旅。记者了解到,当前连云区正在对城市动车墟沟站内部的环境、功能进行方案完善,预计明年“五一”,到墟沟站的游客、市民便可以通过这个类似散客集散中心的车站便捷舒适地往返连岛、海上云台山等重点景区。
随着港城大交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拉近了我市与各沿线城市的距离,直接拉动港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全市游客接待量已经在稳步增长之中。据悉,代表海滨旅游板块的连云区,在2019年实现年接待游客量1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60亿元。而作为我市第一家5A景区,花果山2019年全年的接待量也实现了509万人次,预计门票收入突破11796万元。
旺盛的需求
我们能否承接
交通便捷为游客节约了时间,出行的舒适度也大大提升。对于旅游城市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尤其对于淡旺季非常明显的海滨城市而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如何提升旺季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如何让淡季有丰富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等。
此前,港城不少景区就向高铁沿线城市的居民,以及乘坐高铁来连商务办公的旅客释放门票等优惠政策。显然,仅有一两家景区制定这样的优惠活动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让更多景区、餐厅、宾馆、游乐场所等旅游产品设施参与到淡季优惠的活动中来,让游客的选择多一些;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打通门票互惠政策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价格的门槛,让更多出游的需求获得充分释放。长远来看,也需要通过出台专项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人来连投资大旅游产业,不断丰富产品业态,补齐旅游产品不足的短板,进一步做强淡季旅游。
取长补短
打好旅游城市组合牌
如果说,在观光旅游时代,城市旅游的发展可以靠老景区“带”新景区,大景区“带”小景区。那么,到了如今这样一个休闲度假旅游为王的时代,景区之间更需要通过取长补短,打好组合牌,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以往每年我们在制订工作计划和旅游营销等方案时,多以景区为单位进行设计。在新的时代机遇下,我们能否根据季节制订营销和产品发展的计划,通过不同景区的串联打包成为更适合游客、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在春季,我们打出港城春季旅游的大招牌,在设定好一日游、两日游的大目标下,组合不同的景区产品,同时在突出春季季节性特点的前提下,加入极具港城特色的吃、住、娱乐等服务性产品。在冬季,又可以变化成另外一种模式,让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特点、亮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样。
随着自驾游、自由行比例的不断上升,除了参团游,港城在打景区组合牌的同时,也需要彻底解决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问题,缩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众所周知,港城重点景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何能让游客便捷往返就显得尤为重要。业内人士建议,我们可以在重要景区设置游客集散中心,将景区的门票、车票一体化,通过让游客到一个景区便可以参团一日游、两日游的模式,让来连的度假游更加便捷化、舒适化。此外,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设施,将景区周边的餐饮、酒店、购物、娱乐、导游、用车等优质旅游服务商家整合到大旅游的平台上,游客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询周边旅游服务项目,在游玩期间还可为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做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