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主持人:记者 周莹
●嘉宾:连云港政务办副主任 张名志
连云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商显福
连云港工信局创新处处长 李秀云
近日,紫光云IMPACT峰会连云港站在连云港高新区举行。活动期间,连云港政商两界都谈及了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如今,大数据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大数据重构了政务服务体系
主持人:今天,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务服务帮手。借助大数据,城市政务服务的体系更加科学,政务服务的系统更加智能化。那么,这些最初是如何发生的呢?
张名志:2017年,连云港市政府开始全面启动政务信息化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连云港政务信息化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实现了后发先至的跨越发展。从之前的“跟着跑”,到“并跑”甚至在个别的领域出现了“领跑”项目。我们深切地感到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方法措施得当、思路正确、有好的顶层设计,加上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完全能够在短期内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目标。目前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进入到全省第一个梯队。数据的存储量,现在已超过1300个G。同时,连云港政务信息化的基础架构也做得非常好,全市就是“一朵云”,一个云平台。好处是在一个技术标准下实现数据共享,这将为未来整个数据归集共享提供基础。
当前,连云港的电子政务外网是由政府统一建设,一步到位。建好了以后,可以实现从上接到省里面,往下一直接到县乡镇村。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数据及办理事项,可以延伸到每一个村。在应用方面,连云港也在不断发力,许多服务事项不断地加入到政务服务手机端。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打造了连云港APP。这是市政府打造的唯一一个移动端,市政府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也是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非常重要的载体。以前政务都是网上和电脑上PC端进行办理,现在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事项,更多地迁移到手机端、移动端、能够更好地服务、满足老百姓的便利性需求。预计到今年底,连云港电子政务外网能够提供100项政务服务和查询1600多个相关事务。
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 助力转型升级
主持人:智慧城市肯定离不开整个产业和行业的升级,当前,我市又是如何通过推进两化融合来助力经济发展呢?
李秀云:经过多年努力,连云港两化融合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已拥有省级以上的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09家,互联网与制造融合创新示范试点企业22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10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7家。与此同时,连云港也加快了星级企业上云评定工作,恒瑞医药、盛虹石化等六家企业获评为江苏省五星级的首批上云企业。江苏全省25家获奖企业中港城获批了六家,比重是24%,数量也是全省最多的。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探索通过紫光云数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的培育,推动其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去年9月,我们已经邀请专家对该平台现场进行审核,认定其为首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复连众获得全省首批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拥有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4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4个。
大数据将推动经济发展
主持人:目前,全市第一个大数据中心已经在高新区建成了,未来我们如何发挥它的功能呢?
商显福:高新区境内的城市大数据中心从2014年土建完工,到2017年开始二次建设,围绕风火水电基础条件深化投入。目前,依托位于高新区的城市大数据中心,连云港的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打通了连云港部委办局之间的政务数据,实现了交换和共享。特别是公安、人社的数据交换共享,起到了枢纽环节的作用,便民利企,大数据中心每天数据的交换量是50万条,数据总量达到31亿条。因而,这些数据的打通为政务大数据的汇聚和挖掘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未来,我们将在城市数据开放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智慧城市应用和场景,吸引一大批数据公司在连云港创新创业,尝试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平台经济。比如出席此次峰会的猪八戒网络科技,这家公司就是由一个创业公司做起来的。他们把平台建设好后赶上了“风口”,用户、流量、需求,供给都全面跟上,使得它从平台公司变成了数据公司。猪八戒网的商业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也是新业态和新经济打造的代表作。我们同时看到今天传统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与互联网或大数据产生碰撞,连云港的产业里,有很多产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降成本,通过用机器替换人力等方式重新梳理生产组织的逻辑,让供应链互相响应、更加健全。比如说从自动化的基础上做工业互联网,从工业互联网基础上发展供应链。高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切感到有必要树立产业生态建设的观念。除智慧城市建设要与新业态、新模式挂钩外,更需要做先进制造园区。这就意味着园区不仅仅要按照以前的思路通电、通水、通燃气,未来还要配置通信5G、物联网,还有边缘计算的支持。在招商方面,要向平台招商、科技招商挖潜。今天,大数据的渗透性是全方位的,一个非常好的集约化、信息化生产环境,有可能重塑产业空间地理格局。没有数据驱动的地区,原本有优势的产业可能丧失优势。因此,我们也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来深化产业组织及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