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绿色种植才有金色收获

【连网】□ 王文 王春明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生产一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市区位优势独特,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持续推进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市粮食产能得到稳定提升,2018年实现“十五连丰”。但同时,资源利用强度过大、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影响我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杜永表示,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成为必然选择。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找到“治本”措施是关键。

资源环境压力大

连日来,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给麦地喷施农药的农民。近日,笔者在东海县洪庄镇洪庄村采访,正巧遇到村民陈永坠正在给小麦打药。“防止红麦头的,就是赤霉病。”他给笔者展示了打药的农具。至于农药的具体名称、农药施用量,老陈显然并不是太清楚,“药是在镇上买的,名字老长了,俺也说不上来,用量也是别人教的,不是第一年打,俺有数。”

近年来,我市农业形势向好,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粮食实现了“十五连丰”,但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也饱受诟病。老陈显然是大多数种地农民的代表,下多少肥、打多少药全凭经验,或是口口相传。

“就以施肥为例,不合理施肥的农户较多。其中,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的农户占51%,施肥不足的农户占19%,只有30%的农户基本合理。”东海县洪庄镇农技站工作人员朱光雾坦言,原因在于“地块面积小、农户认知少,化肥用量与作物需求不匹配。”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土壤负担过重。已有科学研究表明,过量化肥投入集约化农田,并最终向环境排放,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土壤酸化、大气氮沉降增加等环境问题。再加上活土层变薄,土壤对肥料的耐受力正在下降。

针对肥料过量施用的问题,我市正扎实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按照“施肥总量控制、施肥结构合理、施肥方式恰当、施肥时期适宜”的原则,将饮用水源地、畜禽养殖场周边、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以及高标准农田作为化肥减量提质增效的重点区域,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若干个水稻、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域化肥减量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两减”过程中仍实现了粮食丰收。

尽管我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已提前实现零增长目标,但总量基数大、利用率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迫切需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种植有必要

按照农业农村部意见,要把轮作、休耕和控水控肥控药作为重要路径,探索建立绿色种植制度。在杜永看来,绿色种植制度根本的一点,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农业持续发展。除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种植制度还要推进“两个统筹”,分别是发展与保护相统筹、生产与生态相统筹。

东海县作栽站工作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完全不施肥的小麦与平常耕作方式种植小麦的长势区别并不大。

近些年,我国通过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在构建绿色种植制度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以初步集成一批绿色种植技术模式为例,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创新了类型多样、适宜本地实际的绿色种植技术模式。此外,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项目实施中,也集成了一套技术模式。

东海县洪庄镇农技站站长韦明则把绿色与产能和增收联系在一起考虑。在他看来,减肥减药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用了很多如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替代技术,也起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这些环境友好的产品对生产本身是没有影响的,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了土壤有机质,产能也会有所提升。

“既然对产量没有影响,也不会直接影响农民收入。”韦明表示,从长远来讲,产品越来越绿色化,价格自然会提高,农民收入也会增加,而减肥减药也是成本的减少。

至于轮作休耕,优点显而易见,轮作优于连作,有效的耕作措施优于轮作,而必要的营养元素补充是合理的,对重建农田系统的健康是有帮助的。

优质优价是关键

当前,我国正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消费结构升级,由过去的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需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满足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优质化的需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优质安全、营养健康。

“推进绿色种植,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体系优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还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强化农民绿色发展意识,提升农民绿色发展技能,激发农民绿色农业生产积极性。”杜永说,同时发挥好科技的支撑作用,加速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入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推行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能不能优质优价。”与发展传统农业相比,绿色农业生产成本明显提高。要让生产者有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得到足够高的回报,即实现优质优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单纯讲绿色生产、绿色农产品是没有意义的。生态文明最终落脚点应该放在优质优价上,这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据介绍,我市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和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措施,重点抓好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等,加快推进绿色种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