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传统服务业繁荣背后的“苦恼” ———港城服务业观察(上)

【连网】□ 周莹 连发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市服务业表现较好。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69.62亿元,同比增长7.8%,占GDP比重为40.7%,服务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超过50%。在欣喜背后,港城服务业的利润之困、人才之忧和创新之难也成为困扰我市服务业做大做强的新问题。

随着中秋、国庆两节的到来,港城商贸业进入新一轮商战。业内人士表示,中秋、国庆双节是港城暑期档最后的商机,是所有的传统服务企业必争之机遇。因此所有商家都在铆足劲争一把。然而,在一堆眼花缭乱的活动中,商家要想高人一筹,难度也不小。特别是随着活动频次增大,商家的利润率正在被压缩,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港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商超竞争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随着“双节”到来,港城商家开始新一轮竞争。苏宁广场的周年庆第一波已经上线,利群广场新品牌陆续开业、餐饮服务升级,万达广场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此同时,我市各大酒店也推出了一系列订餐、客房等活动。而在商超方面,新开业的利群商超正在吸引一部分城西消费力的回归,大润发依旧占据东部商超消费主流。而我家鲜生、家得福等本土超市则主攻城市商超薄弱环节。

近日,笔者来到苏宁广场采访,某服装柜员告诉笔者,节假日人流量还是不错的,上班日客流则比较少。有活动的时候人流比较多,没有活动人流比较少。一般品牌人流比较多,价格较高品牌的人流比较少。特别是当下服装品牌已经进入秋冬时间,一件服装的整体价格偏高,市民消费的热情也不是很高。

在利群广场采访时,柜员也表达了同样感受。她告诉笔者,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今年服装专柜的价格普遍高于去年。过去一件大衣大多在千元左右,现在动辄需要两三千元,市民大多数是看得多,买得少。

消费力萎缩的背后也带来了利润的紧张。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各大百货竞争激烈,各种活动花样层出不穷,商家的利润空间比过去要少很多。而消费者消费热情则没有以前高,这就带来了港城百货业整体利润率的波动。特别是随着一个个新的百货店开业,一家独大的现象难见了。

传统服务业要学会捕捉消费“痛点”

“今年暑假,我们的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市区某大型酒店负责人告诉笔者,但是同去年相比,今年的业绩恐怕难以完成预定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当下人们消费观念趋向保守、城市自我消费能力不足、高端消费人群外流造成的。

商超的情况怎么样呢?笔者在利群超市采访时发现,市民对礼品级的商品采购热情在下降,更多市民喜欢到超市购买廉价的蔬菜和水果。市民张女士告诉笔者,现在家里最大开销是房子,为了还贷款,家庭消费肯定会降级。家庭发生大宗消费时,自己会比较网络和实体店的情况,选择价低的渠道购买。而水果、蔬菜等日常必需品可能会考虑在家门口的商超购买。

专家表示,今天,港城的商超、酒店、百货综合体越开越多,但是港城市民的收入增长却并不快。特别是随着房价的波动、教育消费支出的提升,港城市民消费更加谨慎。为此,业内人士建议,连云港传统服务业特别是商贸业,要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刺激市民消费热情,减少高端消费的外流。与此同时,要加快商业创新力度,在打折之外,挖掘一些新的消费亮点。

传统服务业转型刻不容缓

北上广地区传统服务业的寒冬比港城早,那么这些城市是如何撬动消费力的呢?专家表示,关键是抓住两个重点,即个性化消费和体验式消费。以连云港市场为例,餐饮行业是较难做的行业,因为重口难调。然而必胜客、麦当劳、星巴克等品牌店生意却依旧火爆。这就是满足人们对品牌力的个性化消费。在苏宁广场众多的品牌中,女装消费也一直居高不下,关键是其满足了人们体验式消费。

在传统服务业转型上,北京汉光百货经验值得推介。细节管理是汉光百货的经营之道。为了让购物空间更为便捷和舒适,汉光百货在每两个楼层即设有轻餐项目,增加休息区、充电口、储物柜。与此同时,其还增加了体验式消费的空间。汉光百货4万多平方米的卖场面积中,拿出3个楼层用来做女装,这也是商场进行消费者与市场调研后,找到的最契合的经营点。目前,汉光百货的3个女装楼层,涵盖从玛丝菲尔、ICICLE、Mo&Co.,到欧时力、伊芙丽等各年龄层女性喜爱的品牌。

在个性化消费方面,天虹是值得推荐的品牌。天虹旗下有购物中心、超市、百货、便利店四种业态,并积极在商超内推行“主题编辑”概念,从以商品为中心,走向以顾客为中心,带动了消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