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马拉松品牌赛事如何更上一层楼

【连网】  肖婷婷

1102场规模赛事,参与人次498万,7年之内增长了50倍!这是中国田协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的数据。而在早些年,我国的马拉松组织者还难以找到足够的参赛者,从传统意义上偏“冷门”到炙手可热,从应者寥寥到摇号参赛,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如今,各大城市争相拥抱“跑马”运动。今年3月17日我市“连岛超级马拉松”刚唱罢,4月15日的灌云国际半程马拉松又火力开跑,接下来,还有不少约跑活动以及越野赛轮番上演。然而,我市在打造马拉松品牌赛事上仍有不足,如何让马拉松品牌赛事更上一层楼值得思考。

全城“热恋”马拉松运动

“我是在2012年接触马拉松的,当时被朋友叫去扬州,跑了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马拉松。”中国人寿业务经理金莉说,初战告捷,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跑出1小时44分的好成绩。眼前的金莉,身材纤细,很难想到她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马拉松,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自我超越。“马拉松运动既是一种时尚又是健康的健身方式,它向市民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同时也彰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马拉松阵营。”金莉说。

来自灌云农商银行的小王,今年29岁,她参加了4月份的灌云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跑马拉松,重在参与,希望也能跑出咱港城人的精气神!”其实,马拉松不再是男士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女士也热衷马拉松,甚至未成年的孩童也不断参与进来。“和媳妇、女儿一起跑过徐圩马拉松,给女儿做好榜样,让她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在某民营企业工作的陆先生说。

“马拉松运动受体育场地、运动设施等因素影响不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跑路’。”市马拉松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马拉松本质上是跑步,这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而正是这种普遍的可参与性,以及马拉松所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让“跑马”以极其亲民的姿态成为男女老少健身运动的不二之选。

港城马拉松品牌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赛事在世界各地的风靡,我市马拉松运动也得到迅速发展,曾先后举办徐圩国际马拉松和连岛100公里越野,苏马湾全程、半程马拉松赛,月牙岛半程马拉松等比赛,一大批马拉松爱好者参与其中。然而,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港城的马拉松赛事还存在各自为战,率性而为等不足,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

“别人提到‘徐马’知道是徐州,说到‘锡马’知道是无锡,我市尚未形成‘连马’或者‘港马’效应,马拉松赛事品牌力亟待提升。”市体育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坦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是赛事宣传力度不够,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里则是指宣传先行。只有知道、了解的人多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市场开发,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其次,比赛奖金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前来参赛,而缺乏高水平运动员又难以支撑起整个竞赛,易形成为形式而搞的尴尬局面。再次,赛事周期不连续,不少马拉松赛事举办“临时起意”,想一出是一出,难以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只有定期举办,年年搞,才能不断壮大赛事品牌,形成影响力。”市体育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最后,赛事同质化趋势明显,千城一面,缺少本地特色。

打造“跑马”品牌还需花心思

一场马拉松,吸引的不仅是当地体育爱好者,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跑步族都会“闻风而至”。无论是围观者、参赛者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城市的环境状况、人文素质,抑或是文化底蕴、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一场马拉松就是一张精心制作的“城市名片”。而要想发挥好“城市名片”的作用,还需要在“跑马”品牌上花心思。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马拉松运动正处在成长阶段,制度、服务、管理都还需要规范,谁在这些方面考虑得更全面、更细致、更专业,谁就能在众多“跑马”品牌中完胜一局。以无锡马拉松为例,他们一直坚持“打造一场专业态度的马拉松赛事”的理念,建立防替跑机制、分区出发机制、报名退出及候补机制,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等,一系列的专业举措让“锡马”在广大跑友心中加分不少。

市体育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想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在做好宣传、提高奖金吸引力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走出“千城一面”的窘境。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徐圩新区马拉松线路,巧妙地将连云港的城市风景轴和徐圩新区产业轴结合起来,成为诸多跑友的必选线路之一。“马拉松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每年最多跑两个全程马拉松,这时经典、独特的赛事就成为首选。”业内人士表示。避免赛事同质化,想要吸引更多人参赛,“拼”的还是特色,不可复制性才是品牌力形成的关键,而港城体育赛事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山水元素,做好山水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