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手机成“新渔网” 直播间变“新渔场” “俏渔娘”为连岛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记者 吕彤彤 通讯员 汪卫青 刘莹莹)“家人们看过来,刚上岸的梭子蟹新鲜直达,现拍现发……”在连岛直播现场,“俏渔娘”们手持手机熟练带货,让手机成了“新渔网”,直播间变成了“新渔场”。在连云区妇联的引导和支持下,这群渔家女性打破传统渔作边界,用传承赋能、电商助力、文旅添彩的多元路径,为连岛发展注入鲜活动力,成为海岛振兴的中坚力量。


  秋日的连岛,鱼干晾晒场满是咸鲜香气,“俏渔娘”们正将刚捕捞的海鱼洗净、腌制、晾晒,传承着祖辈传下的手工晾制技艺。这份坚守让传统渔市大集焕发新生,她们把金黄油亮的鱼干、风味十足的虾酱等手工渔货搬进集市,或带着这些特色物产走出连岛,赴周边区域集市摆摊推介,让海岛的丰富物产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


  传统技艺之外,“俏渔娘”们更把直播间搬到了渔码头。手机镜头前,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手中是刚刚收获的紫菜、生蚝、鲍鱼等本土特产。她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向屏幕另一端的网友展示海洋馈赠,没有复杂的话术,只凭着对海鲜品质的自信和渔家生活的真实分享,让连岛的海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不仅打响了区域特色品牌,更带动周边渔民增收,让古老渔村接上了数字时代的快车道。


  这群爱生活、善分享的“俏渔娘”,早已成为连岛最鲜活的“形象代言人”。她们拿起手机拍视频、剪短视频、发朋友圈,把西海湾的粼粼波光、渔码头的繁忙景象、渔家菜的制作过程一一记录,配上接地气的解说分享给网友;遇上游客来访,她们还会主动当起向导,沿着绘满渔家故事的海岸步道,细说祖辈耕海牧渔的传奇、海岛变迁的点滴。这份真诚和热情,成了连岛最动人的“旅游攻略”。


  西海湾的彩绘墙上,定格着她们深耕渔事的动人故事;礁石滩上,回荡着她们直播带货时的爽朗笑声。从守护传统渔味到拥抱数字浪潮,从深耕本土集市到推介海岛风光,“俏渔娘”们以柔韧而坚定的“她”力量,让连岛这座海岛不仅有海的鲜甜,更有发展的活力与温度。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