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徐圩新区:“定制化”心理服务护航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邢雪)在食堂,一顿饭的工夫就能敞开心扉;在车间,十分钟的工歇就能卸下压力;在热线,一通电话就能找到专业支撑……这便是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为产业人才筑起的“心灵港湾”。今年以来,新区“两新”工委启动“匠心筑梦·心安吾圩”产业人才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场景化、碎片化、精准化”的“定制服务”,深入非公企业一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可靠的“心”动能。



精准对接,服务送到“第一线”


“专家讲的‘职场沟通三步法’特别实用,昨天和同事协调工作顺畅多了!”珠江钢管党员周云健在参加心理讲座后表示。这正是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一个缩影。新区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深入思派新能源、赛科化学等17家新兴领域企业,将职工食堂变为“一线服务点”,开展“叩访心门”行动,通过问卷调研与现场答疑覆盖超2000人次。针对调研发现的共性问题,项目精准开设压力管理、高效沟通等主题讲座。同时,“流动心理服务小分队”主动走进车间与宿舍,利用工歇碎片时间,通过呼吸放松法、正念练习等“短平快”介入,让心理健康服务真正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生活。


形式多样,关爱实现“沉浸化”


“‘乐韵疗心’让疲惫随音乐流走,‘绘曼陀罗’让烦闷顺笔尖释放,心里一下子亮堂多了!”赛科职工胡婷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赞不绝口。项目在盛虹云海湾、云湖社工站、工业邻里中心等场所,推出了“绘曼陀罗·植心树”“星转水流·同心历奇”“星转水流·同心历奇”“风火逐光·七阶成长”“聚力同行·心启新程”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通过音乐冥想、团队竞技、纸桥挑战、情绪气球等形式,有效拉近职工距离,释放心理压力。截至目前,已开展体验活动15场,覆盖800余人次,构建起“预防+干预、个体+群体”的全周期心理服务体系。


双轨联动,支撑做到“全天候”


“之前压力大睡不着,打了热线倾诉后踏实多了,线下还能一对一咨询,心里特别有底。”盛虹职工于师傅分享的经历,正是新区全天候服务模式的缩影。通过“线下咨询室兜底、线上热线补位”的双轨模式,安排持证辅导员提供一对一私密疏导,并由专业咨询师值守“心晴守护热线”,成功破解“有困惑不敢说、想咨询没时间”的难题。



“专家讲的‘职场沟通三步法’很实用,昨天跟同事协调工作顺畅多了!”王师傅在参加项目组织的专题讲座后深有感触。为提升服务针对性,新区组建“流动服务小分队”志愿者队伍,走进思派新能源、赛科化学等17家企业,以职工食堂为“一线服务点”开展“叩访心门”行动,问卷调研、现场答疑覆盖超2000人次。针对倒班、工歇时间分散的职工,志愿者还深入车间与宿舍,通过呼吸放松法、正念练习等“短平快”方式,让心理疏导融入日常。


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服务举措,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产业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为契机,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正持续深化“社志融合”服务模式,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更便捷的心理支持平台,推动职工心理健康关怀有机融入非公企业员工帮助计划与人文管理实践,为企业稳人才、提效能、促和谐提供坚实支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