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向全线通车迈出关键一步 连宿高速一期工程提前全线送电


(刘蔚  朱正艳)日前,在连云区一片初具规模的高速公路旁,电力工人正在10千伏西陬线81区的一根电线杆上进行最后的搭接作业。随着现场负责人宣布“送电成功!”施工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至此,连宿高速一期工程电力配套工程实现全线送电,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20天。


据了解,电力配套工程是高速公路畅通运行的动力基础,其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整体工期。这条“电力主动脉”的提前打通,为后续机电安装、系统调试赢得了近1个月的宝贵时间,也标志着连宿高速向全线通车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电力配套如同人体的‘心血管’,必须与‘主干躯体’同步生长,甚至要适度超前。”连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征拆服务处副处长吉桂兵站在刚刚完成送电的线路旁,语气中难掩激动。他身后,绵延的输电线跨过田野、穿过村舍,将电力源源不断输向沿线的3个收费站、2处服务区、1座泵房及所有配电房。


  工期紧、任务重、协调单位多,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3道难关。项目启动前,连宿项目办就构建了“一路多方”协同机制,与电力、交通、沿线区县政府等部门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可能出现的规划审批、土地征用等问题解决在前端。同时,通过政策宣传、群众座谈等方式,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依法依规推进土地征用与拆迁补偿,切实保障群众权益,为电力配套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面对施工中出现的路径冲突、交叉作业、雨季延误等“梗阻点”,项目办推行“清单消项+分级协调”机制。一般问题专人限时解决,重大难题领导现场督办,实现“问题不过夜、决策在现场”。在徐圩服务区外线施工中,连续阴雨导致土建工程延误十余天。项目办紧急协调供电、施工等多方力量,采取验收与施工同步、多条线路共用同一送电计划的方式,硬是将滞后工期抢回,反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周多。


  此外,为减少雨季对高空作业的影响,项目办制定了“避雨抢阴、昼夜轮转”施工方案,雨停间歇和夜晚成为追赶进度的黄金窗口。工人们在探照灯下立杆架线,工程车在泥泞中往返穿梭,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贯穿建设全程。


  随着电力配套工程的完成,连宿高速一期工程已全面进入机电系统调试阶段,全线通车运营进入倒计时。这条蜿蜒在苏北大地的交通新脉络,正随着电流的通达而加速脉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