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敏 段慧明)10月以来,中国东海水晶城热度攀升,每日客流均超3万人次,熙熙攘攘的人群、水晶的璀璨光泽与市场的热闹氛围一起将东海文旅市场的节日活力推向高潮。
这股持续升温的“水晶热”背后,不仅有“世界水晶之都”品牌的强力号召,更离不开以诚信为核心的服务保障与产业创新支撑。数据显示,10月前两周,水晶城实现线下销售额达3.5亿元(不含矿标展交易额),同比激增184%,客流量正持续转化为推动东海水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推动东海水晶“走出去”
10月12日是周日,虽然室外秋雨霏霏,但走进东海水晶城,各楼层洋溢着热闹氛围,往来游客络绎不绝,驻足展台前观赏水晶展品、围在商户柜台旁交流挑选饰品的场景随处可见,一派繁荣景象。这份热闹吸引了周边城市游客,也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专程奔赴。河北游客朱海涛表示:“我们从河北唐山自驾过来,早就听说东海水晶挺有名,遇到合心意的就买回去当纪念,这趟旅程太值了。”徐州游客胡淑惠称:“在抖音上刷到东海水晶,今天专门和男朋友来挑水晶,这里的水晶都‘blingbling’的,人也很热情。”
线上流量同样释放出强劲活力。作为“互联网+水晶”领域的先行者,东海创新打造“水晶超市+跨境直播+孵化培训”特色电商运营模式,还搭建起“晶贸通”综合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线上销售矩阵,大力推动水晶产业“走出去”。“云端赏晶、线下选品”的双轮驱动格局,让线上线下消费热情全方位迸发。
诚信“服务筑口碑”
打造消费安心保障体系
“人再多,也得保证每串手链都是天然的。”东海水晶城商户李锐宇说。国庆假期以来,人特别多,最近店里人手和饰品都备货很足,“今年走得比较多的货是手串”。
这份口碑,源于东海水晶城多年搭建的“诚信防护网”。为保障运营、给游客优质体验,东海水晶城提前制定完善服务保障方案,在客流引导、安全巡查、商户协调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游客开心游玩、放心消费。
同时,东海县率先在水晶行业推广使用电子诚信标签分为“一物一码”与“一企一码”两种形式,融合二维码与条形码技术,覆盖从原料、加工、检测到销售的全流程。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产品“身份证”,包括检测报告、企业信息、投诉渠道等,极大提升了购物信心与售后保障,同时,强化版权保护与交易机制。“个体诚信+平台背书”的双重保障,让游客买得放心,更让“东海水晶”成为可信的文化消费符号。
产业“创新谋长远”
延伸水晶价值延伸链条
市场的火爆,是东海水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切面。近年来,东海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水晶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30万水晶从业者、3500余家企业为支撑的庞大产业集群。让一颗颗水晶,串联起一条延伸的价值链条。
东海县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跃升,推动水晶从“论斤卖原料”向“按克售科技”跨越。与此同时,东海县敏锐捕捉市场新风向,以水晶文化为核心延伸消费场景,快速切入手工穿戴甲赛道———将水晶的璀璨质感与《千里江山图》的传统美学融合,推出的定制款穿戴甲售价高达2000美元。这一创新品类不仅打开了水晶文化的新消费市场,更在5年内带动超5万人就业,展现了产业链的敏捷性与文化附加值。
品牌的塑造与人才的积淀为产业注入灵魂。东海县始终把品牌建设当作“第二矿”,从成功拿下“东海水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斩获“世界水晶之都”国际性品牌,一步步实现了从零散交易市场到全球最大水晶集散地的蝶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12000多名专业雕刻师组成的人才梯队,老中青结合的结构、线上线下互补的能力,让这支队伍成为产业发展最核心的“芯片”,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自2018年起,我们就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海水晶文化旅游集聚区,精心打造10多条水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每年吸引近千万游客前往体验水晶文旅特色场景。”东海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努力让每一份流量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让“世界水晶之都”这张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