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锡连共建打造协同发展“新样本”——省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工作推进会侧记


(□ 周莹 刘茜文 杨子 连发)昨日,省发改委在我市召开全省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工作推进会。来自全省的苏南苏北“合伙人”纷纷分享各地在南北共建中的经验。

围绕产业链

招引“高精尖小伙伴”

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是无锡连云港共建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项目陆续在无锡前方工作队的促进下在我市落地,推动锡连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港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了我市制造业朝高端化方向发展。

作为本次现场会观摩的第一家企业,上能电气乘着无锡连云港结对帮扶的“东风”落地港城。该企业落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开票。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7亿元,变流升压一体机集成、电池Pack两大产线年内将接续投产。

在新能源与储能系统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锂电池Pack自动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上能电气Pack电池智能化工厂,机器人舞动着粗壮的手臂,熟练地将所需电芯放在合适位置。“随着固态电池等新型技术普及,Pack生产线将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发展。”上能电气连云港公司总经理朱凌鸣介绍,他们通过建设智能化车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制造水平。

该项目是锡连共建引来的产业链项目。随着该项目落地,上能电气深切感受到连云港本地服务,他们计划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加速布局高效能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等项目。

在结识新朋友的同时,港城继续服务好传统的无锡客商,巩固“老朋友”的友谊。在慧智新能源,神奇的膜正在持续发挥神奇力量。该企业成功实现了MLCC离型膜、光学级BOPET及光伏基膜的顺利量产,实现了国产替代。

无锡连云港前方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无锡连云港将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选择性地引入具有内生性增长动能、与自身产业具有强关联性的创新企业,以优势产业的局部创新优势,促进锡连两地打造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南北共建“新样本”。

围绕创新链

招引“创新合伙人”

无锡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军城市之一,连云港医药创新业内出名。在锡连共建园区展厅,一批两地共建的创新飞地引起了参观人员的关注。原来,无锡连云港两地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技创新优势力量,通过政产学研金多方联动,努力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发展打好基础。

在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未来”号、“创智号”等两地共建的科考船引起大家关注。成立三年多来,该中心发挥行业优势,推进创新链招商引资,引进了中船节能等企业,累计签订合同超2亿元。与此同时,该中心还积极招引了德赛集团等企业来连云港洽谈产业合作。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深化本地协同,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开展了多型纯电动拖轮的设计工作,其中已经投入运营的“云港电拖三号”是目前世界上推进功率最大的电动拖轮。此外,该中心还结合连云港复合材料领域的产业优势,加强与中复联众、双菱等本地企业在船舶风力助推领域的合作。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连云港靠海临港优势,加快关键技术海上试验,积极推进船用截流板、轴功率仪、限位轮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为港城海洋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大脑”支持。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积极探索灵活的创新要素共享模式,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共性需求,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实体,采取联合攻关、共同研发等模式,为提高国产关键装备自给率贡献连云港力量。

围绕幸福链

共话“湖海情”

发展向新,民生向暖,在无锡连云港南北共建的大棋局里,民生改善是最生动的注脚。

在此次现场会上,无锡连云港展示馆内,教育、卫生、文旅的一项项民生项目,让人们感受到无锡连云港共建是一个多维的共建。奔波在田间地头婉转的吕剧唱腔,源自共建资金支持;在家门口的养老中心,挥毫泼墨的书画间是共建资金的建设地;幼儿园的木工房是共建资金购买……这些港城人能感受到的共建项目让百姓新生活“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过去三年,锡连两地以县域帮扶为重点,无锡方累计投入灌南、灌云、东海三个重点县帮扶资金2.4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75个。

这些帮扶资金变为了一项项百姓看到的新变化:灌云县博物馆文物展览区一楼临时展览将配置一体化集成式可移动展柜和改造照明系统;灌南实训教室、“宝妈”创业就业工作室、宜兴街等设施帮助当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张湾中学学生新宿舍,让学生求学生活更加舒适。

这些新变化成为无锡连云港展馆内一张张笑脸。越来越多人深切地感受到随着两地扎实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卫生、康养养老等资源共建共享,无锡连云港的普通人也在南北共建大战略中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