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水晶映明月 温泉暖金秋 东海双节文旅市场书写“火热答卷”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圆满收官。据东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统计,在首届东海国际水晶矿物宝石博览会的加持下,全县全域旅游景区、旅游集市及重点街区累计接待游客120.91万人次。其中,全市监测的10家旅游区共接待游客75.57万人次,同比激增92.8%。东海水晶城线下销售额突破2.8亿元,同比增长184.4%。东海以“水晶+温泉”为核心的文旅矩阵全面发力,书写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数据见证热度:

客流消费双爆发


作为东海文旅的“顶流担当”,水晶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3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0.39%,单日最高客流达4.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中国东海水晶城日均客流约3万人次,商户应接不暇。

全域旅游格局日益清晰。西双湖景区以18.88万人次的接待量成为家庭出游首选;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16.92万人次,其中长三角游客占比超六成,“泉暖东海”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客流的爆发有力拉动了消费。东海水晶“破圈”效应显著,2025年一季度总成交额突破116亿元,同比增长10%。首届东海国际水晶矿物宝石博览会现场成交额超5亿元,叠加水晶城线下销售额,水晶消费成为最大亮点。


核心驱动:

“晶”“泉”联动的王牌效应


“东海的魅力,在于将最璀璨的水晶与最温润的温泉两张王牌紧密结合。”东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加瑞如是说。双节期间,“白天淘晶、夜晚泡泉”成为游客标准行程,这一特色组合助力东海在长三角旅游市场脱颖而出。

首届东海国际水晶矿物宝石博览会成为焦点。3万平方米展厅内,500个展位汇聚了来自全球200余家参展商的10万余件珍品。水晶博物馆互动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投壶、漆扇制作、DIY拓印等传统项目吸引众多家庭参与。

若说水晶是东海的“颜值担当”,温泉则是其“康养内核”。作为“中国温泉之乡”,东海温泉在秋冬交替之际迎来最佳体验期。


全域联动:

多点开花的体验矩阵


在“核心驱动、全域联动”战略下,东海文旅魅力不断拓展。

双节期间,各大景区依托差异化特色共同助推市场热度,形成“处处有看点、时时有活动”的全域旅游格局。

西双湖景区作为“城市客厅”,碧波映衬红旗与“人造月亮”,成为游客打卡热点。青松岭森林公园成为自驾游客的“宝藏目的地”。温泉度假区内,长鱼面、油墩子、松鼠桂鱼等“北上”同款美食香气四溢,东海老淮猪肉串、水晶冻等特色小吃摊位前排起长龙。此外,“晶韵福礼”美业展、“双节同庆·晶耀非遗”嘉年华等21项重点活动在全县同步开展,呈现“全域开花”的热闹场景。东海精心设计的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也为游客高效体验提供了便利。


文化赋能:

从引流到留客的密钥


东海文旅的火爆并非偶然。从节前在南京老门东的精准推介,到节中21项活动的密集开展,东海以文化为纽带,成功实现“引流+留客”双目标,彰显“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的品牌实力。

文化赋能亦体现于产品创新。围绕秋冬康养需求,东海整合温泉理疗、水晶文创、乡村农产等资源,构建“观光+体验+消费”全链条服务。水晶博物馆推出融入本地传说主题的盲盒,附赠解说卡片,成为游客了解东海文化的窗口;温泉度假区与中医机构合作开发理疗项目,融合传统养生与现代康养;非遗传承人走进景区开展教学,让游客亲手制作水晶小件、体验传统技艺。深度体验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消费提升。


服务护航:

文旅温度的生动诠释


10月4日下午,来自安徽的徐女士在西双湖景区不慎遗失价值3000余元的水晶制品,巡逻民警接报后仅用1小时便物归原主。“东海不仅水晶美,服务更暖心!”徐女士的感慨,成为东海文旅温度的生动注脚。

假期火爆的背后,是东海“六大护航”服务保障体系的坚实支撑。节前,县文旅系统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全域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景区设施、食品及消防安全,整改隐患23处。

“假期的火热是东海文旅多年深耕与全域协同发力的结果。”东海县副县长王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水晶+温泉+生态”融合发展,推出更多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文旅合作,让“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品牌更加闪亮。随着秋冬康养季持续推进,东海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八方来客。(李大伟 杨怀周)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