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退而不休 银发书记守护塘巷


(□ 郑非凡 刘静)清晨5点半,塘巷还沉浸在睡梦中,77岁的海州街道双龙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朱德修已经轻轻起身。简单洗漱后,他拿起用了多年的记事本和笔,悄无声息地出了门。在居民们开始一天忙碌前,先用脚步丈量一遍这条熟悉的街巷,是他退休后雷打不动的习惯。

朱德修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而行,认真看着路面、墙角、电线杆。他蹲在一处低洼地前,用手机拍下积水痕迹,“前两天的雨让这里又成‘小水塘’,得赶紧联系网格员。”巷口遛弯的张大爷迎面走来,高声招呼:“朱书记,又这么早啊!上次那盏晃悠的路灯,您一反映,第二天就修好啦!”朱德修笑着摆手:“街坊们安全最要紧,这都是分内事。”

早巡回来后,他匆匆吃了早饭,而后迈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城根恳谈室”。上午9时,关于花坛后续维护的协调会准时开始。他掏出一个旧铁盒,里面塞满居民手写的“点单”纸条:“老仲建议种耐阴的麦冬,李阿姨想补两株月季……”凭借退休前在绿化养护岗位工作多年的经验,他逐条分析建议,与社区干部、绿化公司代表磋商出既专业又贴近民意的方案。会议尾声,他特别强调:“党员得带头守好‘小巷护绿公约’,更要发动邻居一起参与。”

会一散场,朱德修拐进中南路独居的刘奶奶家。台风刚过,他仔细检查烟感报警器,又摸了摸墙面:“刘姨,家里潮气重不重?有事随时打电话。”刘奶奶攥着他的手,眼眶湿润:“有你们惦记,我这老婆子心里踏实。”

晌午后,社区“四史馆”迎来一群幼儿园娃娃。朱德修站在革命史料展板前,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语言讲述烽火岁月。讲到动情处,他声音微颤:“幸福日子是用鲜血换来的,娃娃们要接好班啊!”孩子们仰着脑袋,眼神专注。

讲解结束,他又与“巷理事”老伙伴们开起每日碰头会。老党员马学忙递上本子:“老朱,这是今天居民反映的问题。”朱德修逐条细看,眉头紧蹙:“这事不能过夜,散会我就去现场看。”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朱德修踱步回家,路灯将他满头银发染成金色。塘巷花园里,修缮一新的花坛旁,老街坊们正悠闲散步。望着他们脸上的笑意,朱德修嘴角扬起弧度。这一天,平凡如常,却让小巷的温情网络,又织密一分。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