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全城热恋”到“全城热练”——连云港征战“苏超”八强之路回望(三)


(□ 魏吉珂 卢星 徐欢)盛夏港城,足球点燃万丈豪情。当“全城热恋”不再是浪漫的专属,而是连云港人对一场足球赛事的集体奔赴,“苏超”便成了这座城市最滚烫的符号。

常规赛十三轮战罢,连云港队昂首闯进八强。这一路的突破与坚守,让“全城热恋”有了最鲜活的画面。

这份热恋,是记住了李海涛、张骋、柳烨们在绿茵场上为家乡拼杀的模样,更让无数曾对足球一窍不通的“小白”,主动奔赴赛场、守在屏幕前,为家乡球队呐喊助威,尽管不懂战术,却读懂了足球的快乐;

这份热恋,是定格了连云港队头球破门、门将精彩扑救的高光瞬间,更点燃了市民的运动热情,有人换上球鞋奔向球场,有人带着家人打起羽毛球,把曾经的“偶尔锻炼”变成日常的“习惯爱好”;

这份热恋,从来不止于“苏超”赛场的90分钟狂欢,从“全城热恋”到“全城热练”,这是全市人民喜迎省运会的精神底气,更是整座城市在运动激情中焕发出的蓬勃活力。

“足”够嗨

全民健身热潮涌

9月27日,连云港征战“苏超”八强现场,连云港市民陈涛专程带孩子观赛,他坦言:“上次看球还是大学时看2014年世界杯,这次特地来为家乡队加油,连云港队出场时全场喊‘加油’,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陈涛说,身边好多朋友不懂球,但因为“苏超”燃起了运动热情,他自己也购买了运动装备,准备和朋友们组局踢球。

如今,普通市民已经成为城市最好的体育“氛围组”,漫步港城街头,运动身影随处可见:篮球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呼喊声此起彼伏;绿地公园里,跑团成员步伐矫健,绘就独特风景线;社区健身广场上,“银发族”跟着音乐跳广场舞,活力不输年轻人。

“全城热恋”正迅速转化为“全城热练”的行动力。

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2025年暑期,市全民健身中心接待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2万余人次;田径场、篮球馆、羽毛球馆从早到晚“一场难求”。青年夜校的网球、乒乓球等“小而美”课程备受追捧,中心小班课与私教课报名人数显著提升46%。为满足需求,市全民健身中心少年宫体育部适时改造场地,今年9月,室内网球训练场增至4片,数量较原先翻番。

劲拓足球俱乐部负责人马威介绍,今年俱乐部暑期招生人数较往年提升30%。尤其是连云港队平苏州、赢淮安、平宿迁3场比赛后,不少家长表示,从球队身上看到了坚持与突破极限的可能,也想让孩子爱上足球。在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操场上,低年级孩子跟着教练认真练传球,眼里满是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公共足球场下午就聚满自发组队的市民,体育用品销量也随之上涨,海州区海昌路一家体育用品店负责人尹泽林说:“我们店夏季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

今年以来,市体育部门着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能力,培育足球、广场舞、健身气功等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1500余人次;开展气排球、太极拳等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50余场次;与市中医院共建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开展体态健康公益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等活动,服务人数达3300余人,让“全城热练”有了专业保障。

“足”够火

全域赛事遍地燃

“‘苏超’出圈后,港城的足球赛事多到根本踢不完。一个夏天我踢了6场连云港城市足球联赛乙组比赛、2场中华药港杯,周末还和朋友一起到对外开放的学校足球场踢了友谊赛。”山海连云足球队成员卞如欣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体育爱好者的心声。38岁的宋超同为山海连云足球队成员,他带领球队在吴钩足球6人制全国巡回赛盐城站、淄博站连夺双冠,接下来还将冲击十月全国总决赛。宋超说:“连云港队的赛场拼抢和执着让人敬佩,我们也要为家乡而战!”

全民健身的热情,也催生出各类赛事的蓬勃生长。如今在港城,各行各业、各县区积极组织体育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已成常态。

今年6月21日,“迎省运”2025年第12届连云港城市足球联赛暨全民健身大众体育足球赛拉开帷幕。赛事吸引全市各县区18支代表队、600余名球员参赛,球员多是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年龄跨度从18岁到63岁,大家因热爱相聚绿茵场,用汗水诠释对足球的执着。

海州区足球联赛公告发出仅3天,18支参赛队伍的名额就报满;“镔鑫钢铁杯”篮球赛打了15轮105场,场场座无虚席,现场观看人次超28万,网络传播点击量突破1200万;2025年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总决赛也即将在灌南打响。

9月28日至29日,市体育部门组织全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足球项目培训,专门邀请巴西俱乐部外教授课,为本土足球运动储备专业力量,这既是对“全城热恋”的回应,也是为港城体育发展积蓄动能。同时,我市也在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运营机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保障,东盐河路上,为迎省运会升级改造的专业足球场接连落地;市、县区足协负责赛事组织与标准制定;多家企业通过赞助、广告、合作参与运营,让赛事生态愈发完善。

不只足球、篮球,观山阅城登高赛、羽毛球双打比赛、门球比赛、乒乓球俱乐部联赛、拔河比赛、龙舟大赛、青少年街舞锦标赛……今年以来,港城体育赛事覆盖全年龄段、全运动类型,从“零星举办”变为“密集开花”,彻底点燃了城市的竞技热情,让“全城热练”有了更多元的载体。

“足”够稳

设施升级承载强

“很幸运抢到了对战淮安的门票,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馆内现场看球,大家一起喊、一起跳,还有足球文创市集可以逛,一场球看下来,真是太过瘾了!”市民王晓身穿连云港队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苏超”引发“全城热恋”,带来“全城热练”,这背后,是我市城市体育设施升级的坚实支撑。市民持续高涨的健身热情,与港城筹备省运会的步伐同频共振,高端赛事的牵引与体育基础设施的提质,正共同为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被市民亲切称作“大莲花”的海州体育馆主馆,今年5月开放后,凭借专业设施与惠民服务成了健身热门地标,开放4个多月来,“大莲花”已成功举办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乒乓球、羽毛球锦标赛等赛事,用“专业赛事+全民健身”双轨模式,为我市体育事业注入新动能。

当下,随着省运会的临近,港城体育场地设施迎来“硬核”升级:全市22个场馆全新投用,158套崭新健身路径、45片焕然一新的球场、25处嵌入公园绿地的体育公园……这些触手可及的运动空间,彻底破解了市民“去哪儿练”的难题。其中,省运会连云港场馆(地)新建改建计划投资估算11.15亿元。“这些设施,让‘苏超’等赛事点燃的运动热情有了稳定、便利的释放出口,形成了‘高端赛事引领—大众需求激发—硬件设施保障’的闭环。”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说。

“苏超”掀起的热潮,尤其是连云港队历史性闯入八强的佳绩,已成为港城体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场因足球而起的全民健身浪潮,是港城借力省级赛事、推动体育惠民走深走实的系统谋划。明年省运会大幕将启,港城正以一项项高规格、广覆盖的品牌赛事,把竞技体育的凝聚力,转化为大众参与的驱动力,为城市注入持久而旺盛的健康活力。

从“苏超”八强的突破,到街头巷尾的健身热潮,那颗滚动的足球,仍在持续点燃这座城市的活力,让“一颗球点燃一座城”的故事,有了更鲜活、更长久的力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