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萍 肖留峰)9月27日夜,连云港市体育中心,终场哨响的刹那,3万人齐声呐喊响彻全场。
“八强,我们来了!”
一整个夏天,一支球队和一座城,所有人的心都跟着“苏超”的节奏同频跳动,他们用拼搏和汗水,一步步蹚出了属于自己的光———
这是一支“含苏量”“含连量”双达89%的本土之师,带着山海之城的烟火气,埋首在草皮上跑、在攻防里拼,把连云港人的实在稳稳地踢进每一场对决里;
这是一支充满韧劲的球队,开赛之初默默无闻,甚至不被看好,前行中充满了波折,可他们偏不认命,把跌倒的疼都变成了往前冲的劲,一步步叩开了通向胜利的大门;
这是一支终于圆梦八强的球队,把12场比赛的汗水与期待,把整座城的守候与鼓劲,都凝聚在“晋级”的瞬间,让所有的热爱与坚持有了最滚烫、最圆满的回响。
成就梦想
拼出“连”字号的韧性
今年初,2025年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的战鼓敲响,连云港迅速响应,启动球队筹备工作。学生、教师、公司职员、消防员、医生……来自各行各业的35名队员,集结成连云港队。
从5月10日常规赛的首胜,到9月27日昂首挺进八强,4个多月的征途,连云港队一场场地比,一场场地拼,既有胜利时的振臂欢呼,也有失利后的不甘落寞;既有落后时拼至最后一秒的不放弃,也有绝境中抓住机会的关键转机。
但无论输赢,每一场都是“死磕到底”的战斗:
徐州一役,第93分钟依旧落后,连云港队却顽强破门,来不及庆祝继续发起猛烈冲锋;对阵苏州,终场哨响时,队员们躺倒在绿茵场的身影,让看台上的球迷红了眼眶;迎战淮安,77号小艾受伤后仍咬牙站起,摇晃的身影令人动容;客场战宿迁,两球落后的绝境下,连云港队18分钟内连扳两球,点燃了所有连云港球迷的激情;盐城奥体中心的赛场,连云港队用一场意料之外的胜利,让随队而来的球迷直呼“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的球队!”
队长王志鹏手腕骨裂仍带伤坚持比赛,赛后坦言:“作为队长不能轻易下场。”他的这句话,道出了整支球队的信念,战至最后一秒,拼到哨声响起,这就是连云港队的模样,他们不是专业的球队,却用最专业的态度,拼出了连云港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场场追随
源自对“连”字号的热爱
连云港队的奇迹,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跨越绿茵场的“双向奔赴”。
100多天里,山海连云、大圣、0518等球迷会组成的“最强啦啦队”,用最炽热的爱,陪着球队走过每一段征程,这是“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的深情,是“步步相随,不离不弃”的厚谊。
山海球迷会潘康亮写下了这段文字:“每个比赛日,看台都是球迷的‘战场’。提前3小时到场,老球迷教新球迷挂横幅、调试喇叭,稚气童声的呐喊混着中年人的嘶吼,在硕大的体育场里碰撞、交融。
(上接第一版)当球员们踏上草坪热身,看台上的欢呼便如潮水般涌来———这是我们与队员最初的联结,无关胜负,只为‘并肩’二字开场。”
7月6日对阵宿迁,77号球员小艾因伤缺阵,比赛第77分钟,看台上突然举起他带伤拼抢的画像,全场齐声高呼“小艾!小艾!”这份温情连对手球迷都为之动容。连云港队惜败泰州队,鼓手韩明宸眼中有泪:“胜负是兵家常事,赛后,我们一直在用歌声、口号为球队加油助威!”8月17日客场战南通,大比分落后时,连云港球迷一边流泪一边呐喊“继续战斗”,没有抱怨只有心疼与鼓励:“他们代表连云港付出过,我们就永远支持。”
在场外,每到比赛日,港城市民聚集在广场、商场的大屏幕前,顶着酷暑,与场内同频共振,为连云港队呐喊助威。场内场外,许多球迷的嗓子早已喊得嘶哑,甚至发不出响亮的声音,但大家依然用尽全身力气,一遍又一遍,执着地呼喊着:“继续战斗!”“输了也支持!”“下一场,进球!赢球!”
赛场上球迷们热情加油,赛场外大家又用行动绘就着“苏超”最亮的文明底色。
就像连云港主场战平苏州,两队球员在禁区拼抢时头部相撞,起身后互相拍拍肩膀,相伴走出赛场,同喝一瓶水。比赛结束后,球迷迅速从“呐喊模式”切换到“环保行动派”———主动捡拾垃圾、清理看台。这种文明素养,源自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源自社会文明风气的熏陶浸染。今年,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样的文明沃土滋养出深厚的文化根基,进而开出“苏超”赛场上的文明之花。
全情投入
是“连”字号全城的温度
每一场“苏超”比赛,不仅是对球员们的考验,更是对连云港这座城市赛事筹备与组织能力的检验。而连云港,用一场场“零差错”的保障,向外界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担当。
6个主场赛事,从竞赛组织到检票入场,从安保维稳到医疗保障,全市近20个部门组成了6个专项保障组,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为十多万球迷奉献了一场场精彩、安全、有序的足球盛宴。比赛日当天,工作人员早早便来到现场,布置场地、调试设备、引导观众,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无微不至。
8月31日,距离比赛正式开始还有4个小时,暴雨却倾盆而下,公安、交警、志愿者等赛场保障人员挺立在风雨中,他们说:“赛场的通畅和安全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场内山呼海啸,总有一群人或背向球场,或在各处的点位上听完全程,他们被称为全场“最能忍的人”。
赛场外,全城上下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球迷。盛夏的盐河巷,每当有客场球迷前来观赛,商户们都会热情地为他们端上地方特色小吃;在连云港体育中心,客场球迷的座位永远被安排在不被太阳直射的阴凉地里;每当有球迷专列抵达连云港,迎接球迷们的不仅有热情的志愿者,还有装满了连云港特产的大礼包……博主“淮安陈大”笑着感慨:“连云港像个大直男,只管付出!”
一座城的全力以赴,共同托举起这场属于港城的足球盛会。“你可以永远相信连云港!”这句呐喊超越赛场。
面朝大海的包容澎湃,背倚云台的坚韧沉稳,融入连云港的血脉,从深耕港口到布局新兴产业,从优化营商环境到保障民生,连云港人始终以“每一次抢断都凝聚全力”的劲头奋勇向前。
这个夏天,留给我们的“苏超”印记,是球队拼出来的底气,是球迷守出来的温情,更是城市向前的力量。未来,这支“连”字号球队还将在赛场上奔跑,而这座叫连云港的城,也将带着这份热血与坚韧,在时代的赛场上奋力奔跑,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奇迹!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