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百仑生物:用6年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记者:刘茜文 通讯员:徐静 樊艳飞)“您看这台‘胖罐子’,容积就有60吨,而我们能造的最大罐体达200吨,竖起来相当于3层楼那么高!”顺着百仑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孙善雨的指引,我们走进企业的罐体制造车间———银灰色的压力容器罐在车间内整齐排列,焊枪不间断发出“嗞嗞”声,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这家2019年落地赣榆区墩尚镇临港自控产业园的企业,以智能化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仅用6年时间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拿下“发酵设备领域全国第一”的头衔。如今,其产品覆盖从0.1L实验室小型反应器到1000KL工业级发酵罐的全场景,既能适配科研机构的小试研发需求,也能支撑大型企业的量产需求,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落地到领跑仅用6年,便能坐稳国内发酵设备领域“头把交椅”,百仑生物究竟靠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藏着企业精准破局的深层逻辑。


百仑生物的突围,始于对行业核心痛点的精准洞察与破解。


过去,传统发酵设备高度依赖人工经验,不仅参数波动大、批次一致性差,还存在温控滞后、能耗偏高的问题,早已难以满足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高端发酵系统市场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产业发展受限。


百仑生物通过开发的高精度、全自动控制智能发酵系统,破解行业国产化难题———例如,通过优化控温与传质效率,设备的温度控制响应速度提升30%,蒸发量可精准控制在5%以下。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欧美企业的垄断格局,填补了国内高端发酵设备的空白,更推动生物制造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支撑这一突破的核心,是百仑生物构建的“AI+服务+技术”三重创新体系。百仑生物通过自主研发构建生物反应过程大模型,实时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溶氧量等关键参数,并动态优化调整,其“基于AI的智能生物反应器系统研发”项目,还成功入围2025年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百强。此外,企业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搭建的云平台,可支持工艺放大与跨批次生产的数据共享,有效解决了生物制造领域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


除AI赋能之外,还有百仑生物在服务端打造的“性价比优势”。“我们已与国内多家知名药企建立合作,目前连云港部分药企的车间里,还有我们的工程师驻场调试。”孙善雨笑着举例。除了深耕国内市场,百仑生物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今年已专门派人前往哈萨克斯坦等地,为当地客户提供设备维护服务,逐步打响“中国罐”的海外口碑。


在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既为百仑生物构筑起扎实的行业硬实力,也让企业具备了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取得19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覆盖生物反应器核心技术的专利成果,不仅筑牢了其在发酵设备领域的技术壁垒,更成为支撑其持续领跑行业的关键。2024年,作为承办方参与连云港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大会,百仑生物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签约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助力生物基材料、医美健康等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为港城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让‘中国罐’在全球生物制造领域更有话语权。”站在总装车间即将发往法国的设备前,孙善雨望着忙碌的生产线,眼神坚定,“要为国家生物产业发展扛起民企的责任与担当。”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