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山海不忘英雄气 警钟长鸣“九一八”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李晗)9月17日下午,以“山海不忘英雄气 警钟长鸣九一八”为主题的“红扑扑”思政研学行特别活动在市革命纪念馆开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94周年前夕,这场沉浸式思政教育,让青少年在历史现场感悟民族苦难与抗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革命纪念馆里上“九一八”主题思政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回望1931年那个令人心痛的秋天。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市革命纪念馆陇海公寓内,随着副馆长郝芳的深情讲述,一场特殊的“九一八”主题思政课正式拉开帷幕。市苍梧小学的同学们身着整齐校服,神情专注地聆听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活动通过五节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历史教育从课本走向现实,成为青少年感悟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

从民族苦难到抗争精神,历史课堂触动心灵

“这是1931年9月18日夜,柳条湖附近的铁轨被炸毁的照片,日本关东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在“历史警钟不停歇”课堂上,通过纪录片片段和历史地图,课程教师向学生们还原了“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当屏幕上出现东北难民流离失所的照片,播放幸存者口述历史时,不少学生眼中闪烁着泪光。

“大家知道9月18日当天为什么要鸣放防空警报吗?”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四年级学生苗容与举手回答:“因为它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安居乐业。”这番回答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的“铁血之师守山海”课程,将学生们的目光引向家乡连云港的抗战历史。连云港作为华中抗日重要战场,从“九一八”事变后声援东北抗战,到英勇打响连云港保卫战,学生们了解到家乡在全国抗战历史的重要地位。

“原来我们连云港也有这么感人的抗战故事!”学生田忆晨激动地说,“以前只在课本上看过抗战故事,没想到家乡也有这么多英雄人物。”

陇海公寓里的信仰抉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活动的第三节课“信仰的抉择与坚守”,聚焦万毅将军的革命生涯。教师通过资料照片,生动讲述了万毅从东北军军官到革命战士的转变历程,特别强调了他在连云港驻防期间的坚定信念,以及1938年在陇海公寓成为特别党员的感人故事。

“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连云港重要的红色地标——陇海公寓。”当课程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陇海公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泛黄的入党誓词和万毅将军坚毅的面容上。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万毅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种信仰的力量令人敬佩。”市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郝芳向学生们介绍,“陇海公寓见证了这段历史,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最鲜活的教科书。”

歌声中的家国情怀,红色旋律振奋人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在“歌声里的家国情怀”课堂上,学生们学唱《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和《667团团歌》三首红色歌曲。党史专家时明安不仅教授歌曲,还解读了每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

“唱《松花江上》时,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悲痛;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唱《667团团歌》时,我感受到了家乡英雄们的豪迈气概。”四年级学生张祜嘉说。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们参观了《铁血山海壮志新程——连云港人民抗战史实专题展》。通过实物、照片、史料,学生们进一步深化了对连云港人民抗战历史的理解。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以前觉得九一八离我们很遥远,今天通过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我明白了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学生汪子淇说,“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恨,而是为了警惕,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市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光亚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思政教育,让青少年在历史现场感悟民族精神,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红扑扑,就是要让红色文化扑面而来,让红扑扑的青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澎湃不息。”

市委党史工办主任陆瑞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要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陇海公寓是我们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活动的最后,全体师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在革命纪念馆内回荡,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这场特殊的“九一八”主题思政课,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历史,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