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非凡 通讯员 张楠 李宜安)近日,笔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江苏省民政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动地名文化多业融合 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我市积极响应,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地名文化宣讲以及地名“入库上图”等举措,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持续提升地名潜在价值。
我市将“乡村著名行动”纳入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等文件中,注重地名命名与乡村自然地理特征、民俗文化和产业特色相结合。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命名乡村地名426个,设置地名标志926处,显著增强了乡村区域的辨识度与文化认同感。
我市强化地名文化保护,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宣讲活动,推出《地名里的连云港》宣传专栏,系统建立县级以上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目前,已列入省级红色地名13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地名11个,市级收录地名78个,县级收录地名152个,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地名文化保护体系。
此外,我市已完成3200余条乡村地名“入库”“上图”工作,实现快递点、农家乐、采摘园等线上线下精准定位,进一步助力“名”利双收。同时,依托地名标志推动产业发展,“连云港紫菜”“赣榆梭子蟹”“东海西红柿”“灌南食用菌”等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名文化是地方历史与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市民政局将持续深化地名文化与旅游、电商、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校对 徐蕾 审核: 曹银生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