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神鹰”抓出“千钧之力”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刘燕 张圆 连科)昨日,笔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中复神鹰生产的碳纤维被成功应用在常泰大桥上。作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拥有多项首创设计,其中就包括法尔胜研发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TARS)。为了实现该体系构建,法尔胜选用了中复神鹰制造的碳纤维。

中复神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中复神鹰SYT49S-24k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水平拉索,单根水平拉索长559米,全桥28根水平拉索,为目前世界上碳纤维拉索长度最长、规模化用量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世界首创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

在基建工程向“大跨度、高耐久、低能耗”升级的背景下,传统钢制拉索(如镀锌钢绞线、平行钢丝拉索)的短板日益凸显,重量大导致结构负荷激增、易腐蚀需高频维护、弹性模量低限制跨度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界积极引入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CFRP拉索)。这种新材料凭借“超高强度、低密度、耐候抗腐”的核心优势,实现了力学性能的代际突破和轻量化。目前,我市已经搭建了从碳纤维材料生产到碳纤维拉索制造全链条产业体系,形成了以中复神鹰、中复复材、中复碳芯为代表的港城碳纤维建筑新材料产业集群。

此次应用在常泰大桥的碳纤维制成拉索,其抗拉强度是钢拉索的1.5至1.6倍。与此同时,碳纤维的弹性模量高,但是密度却低,在相同跨度下碳纤维拉索的垂度仅为钢拉索的五分之一。此外,碳纤维拉索设计使用寿命达50至100年,是钢拉索的2至3倍,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仅为钢拉索的五分之一。碳纤维的低密度特性让碳纤维拉索重量仅为钢拉索的五分之一左右,带来“减重—降负荷—省造价”的连锁效益。我市碳纤维专家介绍,碳纤维拉索正在重构桥梁、场馆、高耸结构等基建领域的拉索应用体系,不仅解决传统拉索的工程痛点,更推动基建项目向“减重增效、降本减碳”的轻量化方向转型,成为新型基建的关键材料支撑。

目前,港城碳纤维材料已经在厦门翔安机场、山东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大桥、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西安沣邑大桥等国内重要工程使用,此外,港城碳纤维拉索产品还在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上海石化物流通道和清华廊桥、临泉河大桥、国内首座应用3000MPa高强度碳纤维吊杆的桥梁工程青岛凤凰山路跨风河大桥、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等项目中被广泛使用,其中多个项目刷新国内或者全球相关纪录。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