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海鲜市场的“圈粉”密码


(徐黎一  易敏 王春 文/图)“没想到湖南卫视芒果TV节目组联系我们,海鲜市场也上‘电视’了,展示我们连云港的山海特色。”9月9日,连云区海棠路市场热情接待了《假期中的她们》节目组和姐姐们的到访,市场总经理胡可刚激动地告诉我们。

  凭借最朴实的人间烟火气,一个老牌农贸市场不仅迎来了八方客,还破圈成了聚焦海鲜特色的文旅金招牌。我们不禁好奇地想要探索,它的“圈粉”密码究竟是什么?



 吃“活”的

要来就来一场最“鲜”的旅行


去海棠路市场,来一场最“鲜”的旅行,正成为越来越多来连游客的新玩法。

  刚刚过去的海滨旅游季,每天九十点钟,市场海鲜区域便持续人声鼎沸,不仅本地居民前来选购食材,还有许多游客在各个摊位间流连忘返,拿着手机、相机穿梭其间,拍摄着那些既好看又好吃的特色海鲜。会喷水的海肠、攀爬在缸壁上的八爪鱼、形状各异的贝壳,成为亲子互动的绝好素材,幸福感拉满。

  当下,不少年轻人旅行的关注点,已从景区门票转向时令菜价,菜市场俨然成了新的“城市会客厅”。和云南菌菇市场、东北早市等本地人天天光顾的菜市场一样,海棠路市场如今已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宠。这些新晋地标不仅代表当地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氛围的场景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目的地真实的生活节奏和地域口味。

  “就在市场买鲜活的,20分钟不到就吃上了。能够追求鲜的极致,价格也是明码标价。”来自安徽的游客刘女士直言体验感很好,“一家五口人买海鲜花了不到300元,老板还教我们怎么选、怎么吃,认识了不少没见过的海鲜。”作为沿海海鲜市场的典型代表,海棠路市场建于1986年,如今发展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而从去年旅游旺季开始,游客关于海鲜“代加工”的咨询明显增多。市场管理方立刻行动起来,培育起第一批的代炒商家,到今年夏天已经发展到近20家海鲜加工店铺组成的大排档,成功融入海滨夜市消费圈,成为来连游客的新打卡点。



 “流量”背后

老市场的迭代追求



越来越多看山观海的游客选择来到这里,举着手机穿行于海鲜摊位之间,在询物问价的交流中探寻山海连云的“生活圈”,在这些接地气的“市井课堂”里品味生活滋味,更有鲜活虾蟹即买即做,“海鲜自由”轻松拿捏,情绪和味蕾通通得到满足。

  而让这一场场味蕾之旅可以成行的背后,是这座老菜市场的迭代追求。你见过凌晨两三点海棠路市场的海鲜早市吗?不只本地渔民,还有从浙江到天津沿线的海鲜经销商,每天凌晨带着他们的鲜货抵达,数十辆冷链车相对排开,唤醒还在沉睡中的市场商铺。

  本市场的海鲜商贩以及淮安、宿迁等周边县市的零售摊主,陆续蜂拥至此,生怕错过凌晨至清早最鲜最全的采买,整齐的停车场俨然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内陆码头。“在墟沟街道沟通协助下,整个市场的停车场面积扩大了两倍,让更优质的货源集聚到了市场的停车场区域,早市规模更加壮大,每天都有100家以上的批发商进入,80%以上都是固定的来源供给,市场内的商铺也可以保质保量地就近拿货。”海棠路市场负责人卢泉说。

  优质便捷的进货渠道,保证了市场供应的前端质量。政府和商贩的默契配合,为市场立下了口碑。众所周知,粗皮筋是不少海鲜市场的“老大难”,不仅皮筋的直径能达到3毫米以上,吸水后重量有的能占到螃蟹总重的30%左右,消费者望而却步。在这里,笔者看到,传统捆绑梭子蟹的粗皮筋消失了,就连给海鲜称重的也不再是厚重的塑料袋,商户们习惯将袋角处轻扯一个小洞,将其中的水分尽量沥干,让顾客看到透明消费的满满诚意。

  “线上我们连云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发布梭子蟹捆扎包装地方标准;线下组织农贸市场水产经营户签署《称重行为自律承诺书》。”连云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宣传引导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推动梭子蟹市场的规范化经营。“虽然单价会有所提高,但是顾客的体验会更好,生意比以前还好了许多。”海鲜商户小高说。


 做好服务功课

让市井与潮流破壁融合


新媒体和网红经济的快速崛起,为菜市场文旅提供了强大助推力,形成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人前往。不少年轻摊主通过网络营销吸引游客“找上门”,而“留住客”的则依赖于长期积淀的口碑和服务。“老顾客不但自己回购,还会推送给亲朋好友,一般每天都能发出去30至40单快递,客单价普遍在800元以上。”摊主李兰坦言,维系客户信任是头等大事。如今,愈加诚信透明的市场氛围,催生节假日日销十几万元的热门摊位陆续涌现,现场撕胶带打包的声音不绝于耳。

  入驻市场的顺丰快递工作人员介绍,最高峰时的寄件量达到了每日300多单,这些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像西藏这样的偏远地区也可以在3日内品尝到来自黄海的时令馈赠。

  与食客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市场围绕消费者和摊主的切身需求,构建起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既可以直接去海鲜美食街的饭店点菜,也可以在市场选上海鲜去代加工区即时享用;干货、鲜货一应俱全,极大地便利游客的消费需求;此外,物流进驻、冷库供应、品牌加盟,一系列的举措将海棠路市场的品牌信赖用活用火。

  市场方也顺势而为,推出了“大市场小管理”的官方公众号,推送每日海鲜价格,展示规范管理形象。同时还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不断为商户提供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拓宽商户经营渠道,提升商户经营理念,强化商户懂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意识。“我们的租客很多是长期合作的,有的年纪大了,网络营销不太擅长,我们也会积极引导大家开展业务互学,让经验流动起来,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更有人气更兴旺。”市场相关方面负责人卢泉介绍。多年来,市场商户的流失率始终低于5%。

  据了解,连云区相关部门还将进一步串联起海鲜市场、步行街、邮电巷、嘉瑞宝等市场经营业态,通过创意设计构建叙事空间、激发情感共鸣,打造更加亲民惠民的文旅休闲空间。“城市更新从小处着手,我们不断为市井烟火镶上‘金角银边’,带动小市场释放大动能,不断给予游客更具在地性和人文色彩的消费体验。”墟沟街道党工委书记程洪碧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