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文 通讯员 谢春早 韩菁 郑秀鸿 刘超)近日,连云港仁庆物流公司负责人通过视频方式完成了身份核验、证据确认、文书签署等全部环节,在连顺利办结了车辆异地超限违法案件。自今年7月我市协同上海、嘉兴、亳州、蚌埠交通执法部门试点非现场治超处置以来,49起在沪非现场超限运输案件已在车籍地进行了行政处罚。从信息互通到证据互认,从异地处罚到闭环管理,跨省治超执法更高效,困扰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异地处理难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货车跨省超限运输的现象屡禁不止,外地违法企业不配合调查处理,本地交通执法部门又缺乏相应的制约手段。一线执法人员坦言,企业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执法部门难以获取违规货车驾驶员的具体联系方式、地址等关键信息;异地处罚通知书下达后,违规驾驶员需返回车籍地向监管部门缴纳罚款……跨省办理使得案件处理效率低,既影响执法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也增加了企业负担。
今年6月,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联合执法监管工作联席会议(筹备会)在浙江嘉兴召开,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牵头、覆盖沪苏浙皖的非现场治超案件协同处置试点正式启动。上个月起,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先后联合嘉兴、蚌埠、亳州、连云港交通执法部门召开对接会,就如何处置当地企业在沪超限运输案件进行深入研讨。最终,5地交通执法部门初步形成5项协同共识,打通跨省治超的“梗阻”。
三省一市交通执法部门提出深化信息互通,推动企业信息与执法数据互联共享,研究制定非现场治超案件证据互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发挥车籍地执法优势,委托当地交通执法机构制作送达地址确认书、收集当事人相关信息材料;试点跨省异地处罚,本地道路运输企业对其车辆在外省市非现场超限数据确认无异议的,可以申请由车籍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罚;对当事人不配合调查询问、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根据相关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确保案件形成闭环。
“从跨部门联合执法到一体化协同处置,我们在探索中逐步完善执法模式,靠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功汇聚起高效的执法合力。”市交通执法支队综合执法五大队负责人张焱表示。据悉,年底前,5市还将尝试依托上海市“随申办”系统,逐步完善非现场超限运输案件全程网上办功能,进一步为企业减负。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