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时代楷模”王仕花:
代代传承守岛爱岛建岛精神
(杨华)昨日上午9时,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民兵哨所荣誉所长王仕花受邀参加纪念大会并观礼盛大阅兵。这是继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之后,王仕花第三次受邀赴京参加高规格国事活动。
早晨6时,王仕花早早起床、洗漱,与全国各地受邀参加纪念大会的同志们一道集中前往天安门广场,在观礼台指定位置就座。当庄严的礼炮声响彻苍穹,当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声令下检阅部队,45个受阅方(梯)队迈着铿锵有力的分列式步伐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威武壮阔的场景令王仕花热血澎湃、热泪盈眶。
守岛32年来,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当年8月6日,王仕花毅然向组织递交了继续守岛的申请,成为开山岛哨所名誉所长,带领守岛民兵继续把岛守好,把国旗护好。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守岛民兵,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能够再次受邀到北京现场见证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内心十分感动、激动!”王仕花感慨,“军强才能国安,盼望我们的人民军队越来越强大。虽然开山岛很小,但也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今生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守岛、爱岛、建岛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抗日烈士后代徐益军:
传承祖父遗志 扎根基层奉献
(张文华)昨日上午,徐益军作为烈士后代,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现场见证了这场展示国家强大与和平的盛大仪式。这位来自灌云县下车镇的邮递员,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抗日烈士徐竞的孙子。
徐益军的祖父徐竞1911年出生于灌云县下车乡。九一八事变后,怀揣爱国热情的徐竞在南京参加爱国救亡的三民铁血团北上抗日。
1939年,他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投身抗日战争,任新四军三师九旅民运科副科长。受组织派遣,徐竞只身潜入虎穴,在日伪军中做策反工作。由于汉奸告密,他被日本宪兵抓捕。在敌人严刑审讯期间,他坚贞不屈,只字不吐党的机密。残暴的日本宪兵见他软硬不吃,便将他推入狼狗群中让群狗将他活活撕咬而死,壮烈牺牲。
作为烈士后代,徐益军没有忘记祖父的牺牲与奉献。他在灌云县下车邮局担任邮递员,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封邮件、每一项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
站在观礼台上,徐益军心中充满激动与自豪。“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目睹阅兵的盛大场景,无比震撼。”他深知如今的和平与强大来之不易。徐益军感慨:“作为烈士的后代,我将继续坚守岗位,传承祖父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树军:
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是我一生的荣耀
(王文 段慧明)昨日上午,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曾在农村基层一线从事“三农”工作30余年的刘树军,在现场近距离观看了大会,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收到这次阅兵观礼的邀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与荣幸。作为一名曾经在农村工作的扶贫工作者,我为国家作的贡献有限,却能获得如此厚重的礼遇,这让我倍感惊喜。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华。”刘树军通过电话告诉笔者,他大约于阅兵前一周接到国家人社部门下发的通知,作为江苏9名先进个人代表之一,前往北京观礼。
“我们的座位在3号台,位于天安门城楼右侧下方,位置挺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那一刻,心潮澎湃,大家眼眶都湿润了。”他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九三阅兵,更加坚定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决心。”
刘树军于1991年参加工作,2016年起担任东海县扶贫办主任,至2024年调任东海县人大。他多年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创新产业扶贫机制,牵头制定县级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资产管护模式,确保扶贫项目稳定收益,相关经验获省级推广。2018年,刘树军获评“江苏省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2021年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虽然已经离开一线,但我将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继续为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多提建议。”刘树军表示,他将以此次观礼为新起点,始终热爱祖国、拥护人民军队、主动关心社会发展,在工作与生活中继续发扬伟大抗战精神。
“青口十八勇士”战旗
第二次接受检阅
(张晨晨 宋祥)昨日上午,“青口十八勇士”战旗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全国人民检阅,这是这面战旗第二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成为赣榆人民的光荣,更是连云港的骄傲。同时,位于赣榆区的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内,一批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以及退伍军人、社区群众、学生代表等,集中收听收看此次现场直播,并组织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动,自豪!”96岁的抗战老兵陈接才热泪盈眶。
“青口十八勇士连”是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6团1营1连的荣誉称号。1941年3月,教导2旅发起青口战役,在战役后期的撤退阶段,该旅第6团第1营第1连的18名战士,陷入日伪军重围。他们与敌展开殊死搏斗,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也绝不屈服,这18名战士被誉为“青口十八勇士”,他们所在的连队后来被命名为“青口十八勇士连”。而这面荣誉战旗就曾在2015年的九三胜利日大阅兵上,与其他69面战旗共同出现,引导10支英模部队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
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陈接才也来到了直播现场。他曾在部队多次荣立战功。佩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他精神矍铄,“是无数先烈换回了我们美好的今天,孩子们不要忘记!”张庆杰、吴秉元、徐光发等几位老兵也身着旧式军装,不怒自威。他们看着屏幕,眼中满是激动。
“青口十八勇士”的英雄故事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赣榆人。赣榆子弟仲俊豪也参加了这次大阅兵,在陆军方队中。在此前的集训动员中,他还被《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捕捉到了飒爽的英姿。他的母亲苏长花知道儿子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活动后,早上第一时间就来到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并努力从镜头中寻找儿子的面庞。“孩子的姥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受他姥爷的影响,孩子从小就想当兵,现在终于如愿了!”苏长花激动地说,“儿子今天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荣幸和激动。我想他的愿望实现了,我的愿望实现了,姥爷的愿望也实现了!”
无数退伍不褪色的老兵也激动异常。85后退伍军人马守奎,曾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嘉奖五次。在这次集中收听收看中,他特意将这些奖章都挂在胸前,熠熠生辉,“以前在边境巡逻时,还是一组一犬一电台,现在当我在阅兵式上看见无人机作战群、防空反导群等一系列先进装备时,我为祖国的强大和边境的安宁感到无比自豪。”他感慨,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卸下的是军衔,卸不掉的是军魂,未来将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服务人民,积极奉献!
“演马庄战斗英雄连”战旗飘扬阅兵式
(王文 许立博)昨日上午,“演马庄战斗英雄连”战旗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全国人民检阅。这是“演马庄战斗英雄连”战旗第二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是东海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演马庄战斗英雄连”高举荣誉战旗出现在大阅兵的队伍里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今年,这面英雄的旗帜再次飘扬阅兵式。
这场战斗发生在东海县黄川镇演马庄村。1944年7月初,为配合鲁南军队巩固扩大滨南根据地、共同恢复郯马地区,海陵独立团奉命攻占大兴庄敌伪据点。7日拂晓,纠集在青口镇据点日伪军500余人,在松田小队长带领下,疯狂地向大兴庄扑来,被我军迎头痛击,敌伪军死伤惨重,急忙调头回窜。
当天上午10时许,敌人逃至东海县黄川镇演马庄东头一地主大院内,日军一进大院,马上抢占有利地形,用机枪封锁了大门,负隅顽抗。我军根据地形和敌情,命令2连主攻,4连预备,1连、3连防敌突围,打敌增援。2连接受任务后,决定采取先占北屋、后取厢房、围歼炮楼的打法。迅速占领北屋后,敌人见北屋失守,集中西厢房和炮楼上的火力封锁正门,2连战士钮大山勇敢沉着绕到西厢房门侧,将敌机枪手炸死。片刻,敌人机枪又响,他再次用手榴弹杀敌。此时,钮大山已身负重伤,鲜血渗透了上衣,他又咬紧牙关,向着敌人的机枪阵地跨出了两步,将身上仅有的4颗手榴弹猛地向西厢房内投去,敌人的机枪阵地被彻底摧毁,钮大山壮烈牺牲。
紧要关头,2连弹药将尽,为了迅速消灭敌人,2连决定采用火攻。演马庄老百姓听说要火烧敌人炮楼,主动送来柴草,顿时,浓烟四起,在炮楼即将崩溃之际,敌人孤注一掷,以机枪开路,企图突围。2连集中火力击毙敌机枪手,并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
至当天下午4时,战斗胜利结束,共击毙日军27名,俘2名,缴获轻机枪2挺、掷弹筒1门、步枪21支、子弹1000余发。战后,滨海军区通令嘉奖海陵独立团,并授予2连“演马庄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规定每年7月7日为该团的战斗纪念日。
东海14名子弟兵
接受检阅
(□ 李晓敏 许立博)昨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如雷贯耳。14名东海好儿女,以挺拔的身姿、铿锵的步履,将新时代军人的昂扬风采,融入这属于祖国与人民的荣耀盛典。
在这次阅兵中,来自东海县曲阳镇的擎旗手徐熙格外引人注目。笔者走进徐熙的家门,一张大照片便映入眼帘,那是他参加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时的合影留念。今年29岁的徐熙,再次入选阅兵队伍,担任军事航天部队的擎旗手。
徐熙的母亲赵守芝小心翼翼地收藏着儿子2019年阅兵获得的“十大尖兵”和2020年三等功的奖状。当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儿子的画面时,她激动得眼含热泪:“我为孩子感到特别光荣与自豪!”
徐亚星是本次东海县参加阅兵方队的唯一女性。1991年出生的她,在2012年上大一时就报名参军。徐亚星的父亲徐高波自豪地说:“这是女儿第二次参加阅兵。我每次想到这个,心里就特别骄傲。”他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女儿的每一个瞬间。
27岁的谭新晨,在2019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参军,成为一名空军战士。此次他报名参加装备方队阅兵,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以万里挑一的优异表现成功入选。“儿子刚到新兵连的时候,一名首长夸他站军姿标准,说这小伙子以后没准能参加阅兵,真给说中了!”谭新晨的父亲谭学有说,看到大儿子这么优秀,小儿子对参军也有了憧憬。
据悉,东海县连续8次荣膺“江苏省双拥模范县”,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军事和国防人才。东海英雄儿女的光荣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怀揣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李怡萱、周星秀
民兵方队的铿锵玫瑰
(郑非凡 刘静)昨日,两位连云港籍女兵李怡萱和周星秀以挺拔军姿走过天安门广场,用128步正步书写别样荣光。作为全女性组成的民兵方队成员,她们从当年全国15个主要抗日根据地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她们的风采既藏着坚持与热爱,更满含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祖国的赤诚。
李怡萱和周星秀虽然都已从部队退役,但始终怀揣着对军营的热爱。李怡萱是我市海滨技工学校教师,曾有2年军旅经历。周星秀来自海州区民兵连,入伍2年,现任苍梧小学教师。
两位女兵此前都曾与阅兵机会擦肩而过。李怡萱坦言:“2019年在部队服役时,国庆阅兵没有参选,很遗憾。”周星秀也有同样经历,当九三阅兵选拔开始时,两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阅兵式上,李怡萱和周星秀所在的民兵方队作为今年九三阅兵中唯一全女兵方队,成为天安门广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身着迷彩,颈系红丝巾,在受阅距离96米的天安门前,以128步、66秒通过,目光坚定、整齐划一。
“爸妈,你们看到我了吗?”阅兵一结束,李怡萱就迫不及待地和家人通话,希望父母能在方队中锁定她的风采。话语背后,是数月训练的付出,也是梦想成真的喜悦分享。由于方队整齐划一,周星秀的母亲起初差点认错了女儿。
从训练场到天安门广场,从教师到受阅女兵,李怡萱和周星秀用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她们用坚毅的步伐告诉我们,和平需要守护,历史需要铭记,未来需要共同开创。
22岁小伙张宇轩光荣受阅
(徐黎一 易敏 王春)“快看,快看,那是不是咱家孩子啊?”昨日上午9时53分,在连云区嘉瑞宝广场,正和大家一起收看大会的墟沟街道居民张延新抓住老伴的手激动地说。从上午9时开始,张延新夫妇就一直盯着大屏,直到9时53分左右,儿子张宇轩所在方队受阅的场景出现在电视画面里,两口子眼都不眨一下。
今年22岁的张宇轩是土生土长的连云区人,2024年9月正式应征入伍。“近一年没见面,再看到儿子竟然是在电视上,而且是最令咱们中国人感到光荣和骄傲的阅兵式上。”张延新说,儿子到部队后,隔段时间会打个视频电话、了解父母的身体情况,但对于阅兵的事情却从未提及。直到前不久,张宇轩所在部队派人来家里进行八一慰问,家里这才知道儿子参加阅兵训练了。
“他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入伍前就按照军人的要求训练自己,工作后还在家里买了专业的体能练习器械,业余时间都用来训练。”张宇轩的妈妈朱自涛告诉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9月,张宇轩以连云区体能测试第一的成绩入伍。“我们对孩子在部队的情况了解不多,这张‘优秀士兵’奖状就是部队领导来慰问时专门带给我们的。”朱自涛说,进入部队后,张宇轩因出色的体能在同一批新兵中脱颖而出,新兵结业考核时更是崭露头角获得了“优秀新兵”的荣誉。“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把孩子交给国家,我们放心,我们骄傲。”张延新激动地说。
预备役人员张永康:
只要祖国需要
我随时准备着
(郑非凡 刘静)昨日上午,当预备役部队方队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位于方队中的连云港籍预备役人员张永康圆了20年的阅兵梦。作为去年刚转业的退役军人,他在39岁时以预备役人员身份接受祖国检阅,用标准的军姿展现了“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
当空中护旗梯队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张永康昂首挺胸,向国旗行注目礼,眼中闪烁着自豪的泪光。这一刻,他回忆起20年的军旅生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事航天工作的16个春秋,还有那些为和平牺牲的先烈。
去年转业后,张永康作为预备役人员,在今年3月临时接到作为第二批补充人员参与九三阅兵训练的通知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我是退役军人,又是预备役人员,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准备着。”张永康说,“在部队曾服役20年,从未参加过阅兵式,这次弥补了我一生的遗憾。”今年39岁的他在入选人员中属于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但从未因年龄而退缩。
训练期间,张永康常和妻子滕士超通话,了解老人和孩子的近况。“能和这么多年轻人一起训练,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真的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年入伍时,”他在电话中感慨。滕士超发现,原本在部队从事科研工作、性格较为内向的丈夫,通过这次训练变得外向了许多。其间,张永康和其他队员关系相处融洽,训练期间表现出色,动作标准到位,多次被当作典范。
阅兵结束后,张永康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妻子,询问是否在阅兵仪式上看见了他。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苗晓宇的父亲苗德强:
与村邻一起领略女儿风采
(□ 孙晨晨 徐静 张永喜 张炜)昨日上午,赣榆区沙河镇殷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气氛庄重热烈,苗德强和村民党员早早地守在会议室电视机前,集中收看大会直播,苗德强的女儿苗晓宇作为参加大阅兵的女民兵方阵成员,在阅兵仪式上展现巾帼风采。
当女民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时,苗德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的女儿苗晓宇就是民兵方队的一员。
苗德强介绍,苗晓宇从小就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当得知有机会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女民兵方阵选拔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和艰苦的训练,苗晓宇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表现,成功入选民兵方队。
“看到女儿晓宇在阅兵场上那么精神、那么出色,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她为我们家争了光。”苗德强说。
士兵仲俊豪的母亲苏长花:
孩子和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孙晨晨 徐静)昨日上午,电视画面中,身着军装的仲俊豪英姿飒爽,他所在的陆军方队正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陆军方队的每一个动作都刚劲有力,展现出了陆军的威武与豪迈。
“看到我儿子了。”仲俊豪的身影虽只是一闪而过,但母亲苏长花却难掩激动与自豪,眼眶瞬间湿润。
“今天早早地就到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很期待在直播中看到孩子。”苏长花说。当天,她受邀来到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与众人一同观看大会直播,而她的儿子仲俊豪,正是受阅方队中的一员。
2001年出生的仲俊豪是赣榆区柘汪镇四湖村人,2022年入伍,因表现优秀,提前两年晋升为二级士官。
“当一名军人是仲俊豪从小的梦想。”苏长花介绍。仲俊豪的姥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受姥爷影响,仲俊豪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如今,看到仲俊豪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苏长花笑着说:“我想,他的愿望实现了,我的愿望也实现了。”苏长花看着电视中儿子的身影,心中满是骄傲,她知道,儿子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士兵陈俊屹家人:
孩子参加方阵,是全家人的荣耀
(刘茜文 李亚桥)昨日7时许,市开发区中云街道村民陈宽根与吴重阳夫妇的家中已透着不一样的热闹——客厅沙发被仔细整理过,茶几上摆着整齐的水果,老两口身着整洁的衣服,早早端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上午,他们的儿子陈俊屹作为空中方阵的一员,在北京参加九三阅兵。
“直到部队将慰问金送到我们手中,我们与俊屹联系才知道他参加了这次阅兵。”母亲吴重阳激动地擦拭着眼角的泪花,“他从来都不跟我们说部队的事,我们知道有些工作是需要保密的。”
陈俊屹1994年出生,从小就有个军人梦,2013年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军人职业的热爱,悄悄报名参了军,直到需要办理政审手续,他才将这个决定告诉父母。十余年来,陈俊屹一直在河北沧州某空军部队服役,凭借优异表现,先后获得2014年优秀士兵、2016年优秀士官、2020年四有优秀士兵和2022年三等功等荣誉。
除了陈宽根夫妇,陈俊屹的妻子王梦瑶、姐姐还有岳父岳母都早早赶来,大家围坐在电视机旁,偶尔低声交谈几句,话语里满是对陈俊屹的牵挂与期待。“虽然知道他在空中方阵,电视画面里可能看不到他,但我们还是想离他近一些。”妻子王梦瑶微笑着说,眼中满是自豪。
当空中方阵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全家人屏息期待。母亲吴重阳紧紧握住丈夫的手,父亲陈宽根则挺直了腰板,仿佛自己也在那庄严的队列中。“孩子能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是全家人的荣耀。”父亲陈宽根声音里难掩激动,“感谢部队这么多年的培养,让他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军人。”
出于保密要求,陈俊屹没有向家人透露任何具体细节。“我们能理解,部队有部队的纪律。”妻子王梦瑶说,“作为军属,我们会照顾好家里,让他在部队安心工作。”
航天战士周家禾: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张文华 孙荪)昨日上午,灌南县的周家禾作为航天某部受阅队员,经过层层选拔和6个月艰苦训练,最终站在了阅兵方队中,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对于周家禾来说,这条阅兵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汗水。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他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阅兵的资格。为期6个月的训练是对身体和心理的挑战。周家禾的母亲姚树梅透露:“虽然孩子每天训练要在太阳下站很久,但他觉得很光荣。”
上午,周家禾母亲姚树梅在屏幕前观看了阅兵式直播。她在观看时激动地表示:“二月份得知孩子要参加阅兵,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激动,今天又看了现场直播。虽然我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但是我看到了他的方队,作为母亲,我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也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周家禾的妹妹周雨荞陪同母亲一起观看直播,她说:“哥哥能参加阅兵,我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作为他的妹妹,我更应当珍惜祖国的和平,向哥哥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航天某部的军人,周家禾在接受任务时就已经将个人荣誉融入集体荣誉之中。他对受阅有着深刻感悟:“作为一名受阅队员,虽然没有我的镜头,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