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梁玲 刘静)昨日上午,在东海县张湾乡一片稻田里,种粮大户李斌正忙着指挥工人进行“日灌夜排”作业。“这几天温度太高了,水稻正在孕穗,不及时降温可不行。”李斌抹了把汗说。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本周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6℃左右,局部地区可达37℃。当前,全市大面积水稻正处于穗分化关键期,大豆、玉米等作物也进入高温敏感期,各地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结合作物生育期,灵活调整管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温热害损失。
“穗分化期如遇持续35℃以上高温会造成枝梗和颖花退化,花粉败育、瘪粒增多,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下降。”市农业农村局水稻专家表示,高温对水稻的危害具有明显的时间窗口效应:抽穗前10至15天,连续5天≥35℃会导致幼穗分化时间缩短;抽穗前后5天:38℃以上高温会造成花粉活力“断崖式下降”。当前要重点防范高温导致的花粉败育问题。
针对当前高温天气,专家建议采取综合防御方案:一是深水护穗,保持7至10厘米水层;二是日灌夜排,利用早晚温差调节水温;三是营养强化,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溶液;四是增施钾肥:抽穗前补施氯化钾5~8公斤/亩。
目前,市农业农村局已组织农技人员下沉田间指导。在新坝镇田间地头,农办主任陈宝兵正在给农户讲解高温应对技术:“除了水稻,当前大豆、玉米也处于高温敏感期,大豆田要注意及时灌溉,避免土壤干旱,玉米地必要时可以考虑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