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家中一贫如洗,两兄妹相继走进高校;休学3年后,她战胜病魔重返校园——赣榆两女孩不畏磨难圆梦大学


(记者 杨锐冰 张晶晶/文 葛亚娟/图)母亲患病、父亲脑梗,哥哥即将读大四,徐志越今年以537分考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5年前父亲葬身火海,之后李晴罹患淋巴瘤,经过数次化疗后重返课堂,今年以516分考入盐城师范学院。

  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坚强。


母亲患癌父亲脑梗死

寒门兄妹相继考上大学



在市开发区华美达酒店前台,18岁的徐志越身着整洁工装,娴熟地办理着业务。早班、中班、晚班轮转——这份每月2260元的工作,她早已习惯。今年以537分文科成绩考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她,正用汗水一点点积攒大学学费,也积攒着对未来的炽热期盼。

  3年前,她的哥哥徐志远,正是在“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的帮助下,顺利进入湖南大学。兄妹俩的名字“志远”“志越”,恰似这个家庭最朴素的信仰:知识,确能改变命运。

  赣榆区城头镇东留夫村的农家小院里,三间老屋承载着一家五口的生活。屋里最值钱的电器是旧吊扇和电饭锅,为了让3个孩子能安静读书,患病的父母常年住在又热又闷的过道里。“俺没文化,就盼着娃有志气、有出息!”父亲给孩子们起名“志远”“志超”“志越”时,或许早已把全部希望刻进了名字里。

  徐志越回忆,2016年冬天母亲一句平常的“肚子疼”,彻底搅乱了一家人的生活。医院的诊断书像晴天霹雳——卵巢癌晚期。数次化疗让母亲头发掉光,针刺抽水的疼痛需要吗啡才能缓解,高昂的治疗费很快压垮了本就清贫的家。父亲四处求助,只为能多留住母亲一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本就患有精神二级重残,虽不懂病情细节少了些精神恐惧,可巨大的压力却向父亲袭来。“那时爸爸整天在病床前以泪洗面,每天只吃点泡水煎饼。”徐志越红了眼眶,不久后父亲深夜突发左肢麻木,确诊脑梗死,医生警告他不能再干重活,否则可能瘫痪。顶梁柱倒下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彻底断了。

  当时徐志越才上四年级,哥哥姐姐也不过年长两岁。父母双双住院,3个孩子只能轮流寄居在亲戚家。“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但爸爸总说,再难也要读书。”母亲的病情反反复复,甚至被医院断言“药石无医”,可她硬是挺了过来;父亲60多岁仍拖着高血压、腰间盘突出的病体种几分薄田,农忙时靠止疼药撑着在地里劳作,一只耳朵因常年服药失聪,和他说话总要大声喊。

  最让她刻骨铭心的是高三最后100天,母亲突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无法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医生让家人准备后事。父亲怕影响她高考刻意隐瞒,直到哥哥姐姐打电话时无意中说漏嘴,她才在教学楼角落失声痛哭。“多亏网友捐款,妈妈才挺了过来。”如今父母每天要吃一把药,肠胃和神经都受了损伤,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她就觉得有希望。

  “命运终究是心软的,只要不放弃,总有一扇窗为你敞开。”回望来路,徐志越眼里没有抱怨,只有感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再苦再难也坚持让3个孩子读书,“他总说‘读好书才能走出去’,这份毅力,我记一辈子。”

  求学路上,温暖的光从未缺席。学校的老师,是她生命中最亮的光束。得知她的家境,老师们倾囊相授,关爱有加。老师们讲台上的身影,在她心中埋下种子:“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教书育人,传递光热。”

  这个夏天,徐志越的故事里没有“躺平”和抱怨,只有苦难浇灌出的希望之花。正如她所说:“逆境让人成长,只要坚持,命运总会为你留一扇窗。”而她,正带着全家的期盼和无数善意的温暖,昂首走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父亲火海中离世

她顽强战胜病魔考上大学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赣榆区一辅导机构的课桌上。21岁的李晴正俯身给一年级的孩子讲题,声音轻柔,眼神却透着超乎年龄的坚韧。这份每天130元的兼职,是她为家里减轻负担的小小努力。



  李晴的家在赣榆区柘汪镇甘县村,家里最醒目的就是一沓厚厚的荣誉证书。可谁能想到,这个笑容明媚的女孩,背后藏着怎样的风雨人生。

  2020年那个傍晚,天色未暗,厄运突降。家中老旧电表起火,火舌瞬间吞噬了旁边的窗帘。闻讯赶回的父亲冲入火海,却被浓烟吞噬,再也没能出来。“爸爸最疼我,总说要亲眼看着我上大学…”提及父亲,李晴眼中泛起泪光。

  2021年1月25日,正在读高二的李晴被确诊为淋巴瘤。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击垮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家。母亲流着泪,带着她辗转到南京、北京治病,化疗、放疗成了生活的常态。“头发掉光的时候,我都不敢照镜子,有时候化疗完头脑昏沉,连最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李晴轻轻抚摸着如今乌黑的长发,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为了治病,她不得不休学3年。那段日子里,海头高级中学的师生们自发捐款14.8万元,水滴筹上20多万元的善款不断涌来,大病医保和赣榆孤残协会的帮助也及时到位。母亲更是放下了做窗帘的手艺,四处奔波为她筹集救命钱。

  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去世后,70多岁奶奶因过度伤心摔断腰椎,卧病在床无法自理,2024年又查出肺癌,全靠母亲一人照料。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女儿重病,老人卧床,曾经还算宽裕的家变得一贫如洗。

  如今的李晴仍需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时医生总说:“能恢复到现在这个程度,太不容易了。”课余时间,她除了兼职辅导,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希望将来能找份好工作,好好孝敬母亲。

  今年高考,李晴凭借毅力考上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圆了父亲的心愿。“哥哥已经成家,妈妈现在最大的牵挂就是我。”李晴望着窗外,眼里有光,“没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微光汇聚暖人心

爱与坚持铺就求学路


昨日,本报报道了赣榆厉庄两个少年张顺、任昌迪分别以607分、512分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泰州学院。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倒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面对。

  看到报道后,爱心人士纷纷献出爱心。昨日一早,爱心人士乔飞资助张顺所需8040元学费、任昌迪所需7600元学费。其他爱心人士也纷纷献出爱心,截至昨日下午,张顺共收到助学款10990元,任昌迪共收到助学款10350元。“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会努力的!”两位学子感激地说。

  ●徐志越大一开学费用:7080元。

  ●李晴大一开学费用:8609元。

  ●助学热线:13851291243(加微信请备注“助学”进助学微信群)。助学QQ群:157817222。

  ●报名条件:连云港籍2025级本科录取新生(不含免学费专业);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孤儿、建档立卡子女、城乡低保子女,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家庭子女优先)。

  ●报名方式:助学热线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8月15日。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